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5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铭记历史,守望和平

日期:12-12
字号:
版面:第B01版:第五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南京大屠杀正觉寺遇难者纪念碑。

■丁跃忠

12月13日,一个沉重得让人心痛的窒息的日子,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一年,当这一日来临,南京城便笼罩在一片肃穆的氛围之中,仿佛时间都为之停滞,只为了铭记那段不堪回首却又绝不能忘却的历史。

每到这一天,那尖锐刺耳的警报声都会准时划破南京城的上空。这声声长鸣,宛如历史深处传来的悲号,带着无尽的伤痛与悲愤,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回荡,久久不散。它像是一位沧桑的老者,用那沙哑的嗓音诉说着八十七年前那场惨绝人寰的浩劫。那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篇章之一,侵华日军公然践踏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将他们的残暴与狰狞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南京民众面前,对手无寸铁的人们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屠杀。

那是一段怎样的日子啊?南京古城,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市,瞬间沦为人间炼狱。大街小巷尸横遍野,血腥的气息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无辜的百姓遭受着难以想象的残忍对待,日军的屠刀肆意挥舞,杀戮如同家常便饭,生命在他们眼中如同草芥可以随意践踏。妇女们遭受着奸淫的屈辱,她们的哭喊声仿佛还在历史的长河中回荡,却无人能拯救她们于水火之中。抢劫更是无处不在,百姓们仅有的一点财物也被掠夺一空,家破人亡成为了无数家庭的悲惨结局。老人那颤颤巍巍的身躯无法躲避日军的暴行,只能在绝望中闭上双眼;妇女们惊恐的眼神里满是对生的渴望却又无可奈何;儿童们纯真的脸庞还未来得及绽放更多的笑容,就被无情地杀戮。三十万,这绝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三十万条鲜活的生命啊!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或许是盼着子女成才,或许是期待着来年的丰收,或许是憧憬着一场美好的爱情。他们有着温暖的家庭,有着平凡而又珍贵的故事,然而这一切都在那场暴行中戛然而止,生命之火被无情地扑灭,只留下无尽的悲哀与愤恨。

时间如潺潺流水,悄然流逝,岁月的车轮不停地转动,将我们带离了那个黑暗的时代。可是,时间可以流逝,但历史不容忘却。南京大屠杀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伤痛记忆,更是全人类的伤痛记忆。它是一面镜子,时刻警示着我们战争的残酷本质。在战争的阴影下,没有赢家,只有数不清的伤痛、死亡和毁灭。同时,它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和平的珍贵,那是无数生命用鲜血换来的悲壮,是我们如今能够安稳生活的警醒。

如今,当我们再次站在这片曾经饱受蹂躏的土地上,眼前是繁华的都市景象,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熙攘的人群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享受着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拥有着良好的教育、便捷的交通、丰富的娱乐。然而,正是因为这份美好,我们更应铭记那段历史。铭记,是为了不让悲剧再次上演,不让那曾经的血腥与残暴再度笼罩人间;铭记,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力量,让我们明白国家强大的重要性,只有国家繁荣富强,我们才能真正守护住这份和平。

在国家公祭日这一天,整个国家都陷入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我们停下手中的一切,低头默哀,在那三分钟的默哀时间里,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我们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些死难者的面容,他们的眼神里或许有恐惧、有不甘、有绝望,但更多的是对和平的渴望。我们向那些死难者致以最崇高的怀念,他们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缅怀他们的同时,也在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段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曾经遭受的苦难。我们不会让历史的尘埃掩埋他们的冤屈,不会让时间的洪流冲淡我们对他们的缅怀。

我们生活在和平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幸运。但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世界的更远处,就会发现世界上还有地方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中。那里的人们流离失所,孩子们眼中满是惊恐,家园被摧毁,生命时刻受到威胁。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如此的脆弱,它就像一件精美的瓷器,一不小心就会破碎。它需要我们每个人去用心守护,就如同守护我们自己最珍贵的宝物一样。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和平,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作为学生,要努力学习知识,为将来建设国家储备力量;作为工人,要精心打造每一个产品,推动经济发展;作为科研人员,要勇于创新,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智慧。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汇聚起来,就能为国家的发展、为世界的和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我们在每年的12月13日,在这声声警报声中,向在战争中的死难者致以哀思,并深刻铭记历史,用我们的行动去守护和平。让和平的阳光永远照耀在这片大地之上,让南京大屠杀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世界充满爱与和平的光芒。因为只有和平,才能让人类的文明得以延续,才能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