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旧生产线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和市场需求。乘着设备更新的政策东风,他们积极推动设备升级。电子元器件生产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10亿元。
项目建设,离不开资金支撑。设备更新政策落地实施后,省工信厅立即开展相关工作,青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为择明朗熙详细介绍了国家和我省相关政策。上报项目后,择明朗熙被纳入工信部第一批设备更新通过审核项目名单,并获得中国工商银行的金融支持。
“新工厂引入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系统,打造智慧生产线,将大大提升生产运营的效率。”择明朗熙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陈建超介绍,3座厂房和1座立体仓库之间建起连廊,届时机器人可以自由穿梭,既能精准运送物料到生产线,也能把下线产品运到库房。
政策红利从“纸上”落到“账上”。陈建超说,设备更新政策不仅解决了企业融资需求,还有财政贴息,能让企业节省不少利息。
眼下,从政府到企业,都在主动谋划、积极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
今年,省工信厅已经组织开展两次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项目申报,向工信部推荐项目2000余个。其中,第一批通过审核246个,第二批通过审核646个。财政将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贷款给予1.5个百分点的贴息。
设备更新发力,工业投资加快。
在位于廊坊市文安县的振宇木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只只机械手在生产线上挥动,打包好的薄型刨花板即将发往全国各地。这是该公司投资6亿元建设的新型超强刨花板生产线,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自动化生产。
“年生产能力35万立方米,成本可降低5%。”该公司经理王智华说,成本降低了,效率提高了,这钱花得值。
抓住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机遇,我省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发展新动能。1至10月,我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9.7%,增速比全国高7.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3%,高于全省投资增速3.6个百分点。
在白景明看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将推动企业大规模投入资本,政府增加公共投资,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刺激全社会投资增长。
我省是制造业大省,传统产业占比高,工业领域设备存量规模大,更新潜力足。
对此,省工信厅今年开展了全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供需情况摸底,谋划实施设备更新类工业项目6000余个,计划总投资1.9万亿元。其中,设备投资7000多亿元,更新主要设备10万台(套)以上。
我省还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支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省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今年截至10月24日,我省争取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51.9亿元,支持项目156个。
白景明建议,河北要继续搭好供需对接“大平台”,用好政策赋能“工具包”,更新升级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有力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