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鲜花种植户吴兆红正在浇花。本报记者 王静 本报通讯员 庞趁友 摄
本报讯(记者 王静 通讯员 庞趁友)近日,气温逐渐下降。然而,永清县刘街乡土楼胜利村的鲜花种植大棚内却暖意浓浓,恒温恒湿系统让这里的温度常年维持在22℃,湿度常年保持在60%,可谓四季如春。
鲜花种植户吴兆红正在打理玫瑰海棠。各式各样的玫瑰海棠竞相绽放,让人置身于花的海洋。浇水、摆盆、打理……吴兆红照顾起这些鲜花来得心应手。
“现在种了两个棚的玫瑰海棠,大概有3万多盆,这些花主要是为春节市场准备的。”吴兆红介绍,鲜花销售的旺季一般是年前和年后,通过梯次种植的方式,保证鲜花长期供应市场。
得益于高品质,吴兆红家种植的鲜花能够销往京津冀和广东、上海、重庆等地。“每年都有固定的花商上门收购,在家门口就能卖了,价格也非常不错。像我这两个棚一年可种四茬,总收入能达到100多万元,效益相当可观。”吴兆红说。
像吴兆红一样以鲜花种植为主业的农户在土楼胜利村还有很多。俯瞰村街整个鲜花种植基地,80个鲜花种植大棚令人震撼,和不远处的新民居相映衬,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目前,我们村主要种植玫瑰海棠、长寿花、红星凤梨等10余个鲜花品种,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达4000余万元。”土楼胜利村花卉产业负责人孙伟说。
依托“花种植”、发展“花经济”,是该村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优势、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优势手段。面对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他们信心十足。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引进更受欢迎、经济效益更高的花卉品种,同时壮大花卉加工业,让鲜花产业真正成为群众的‘致富花’。”孙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