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就业下午茶”破解用工难题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08版:地方       上一篇    下一篇

◎通讯员 权普华 记 者 贾婷婷 “第一次体验‘就业下午茶’就被圈粉了!”刚办完社保补贴手续的包头安德稀耐新材料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工作人员王鑫翼难掩兴奋地告诉记者,“就业部门工作人员带着定制化政策清单上门,直接帮我们梳理出新招4名高校毕业生能享的福利,算下来能拿到近6万元补贴!不用我们挤时间查政策、跑流程,既稳住了人才队伍,又给企业省了开支,这种服务真是做到了我们心坎里!” 这场让企业点赞的“就业下午茶”,正是稀土高新区破解基层就业服务痛点的“创新招”。以往新政策落地,基层培训多是“会议室里念条文”,形式单一不说,工作人员常是“听着懂、用着蒙”。今年起,当地转变培训方式,以“就业下午茶”活动为载体,把服务场景直接搬到产业园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用“圆桌茶叙+案例分享+互动答疑”的模式,让政策解读变了样。 “怎么用社保补贴置换用工成本?”稀土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就业办主任张永胜一张口就抓准企业痛点,再结合企业实例演示申报流程,原本3小时的宣讲压缩到40分钟,基层政策知晓率从32%提升至89%。随着基层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显著提升,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愈发通畅,企业在就业惠企政策申报中少走了弯路、找对了路径,落地周期较以往直接压缩40%。 到了高校毕业生求职季,“就业下午茶”又成了“人岗对接站”。在企业和招聘会现场,就业部门打包推送政策,遇到企业喊“缺人”,稀土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张国贞当场拍板将该工种纳入全区紧缺急需工种清单,就业部门全力对接各大职业院校及大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一对一帮助企业寻找人才,同步向企业推送培训补贴政策礼包,鼓励企业自主培养人才。 顺着这个思路,稀土高新区不仅建了3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还依托“15分钟就业服务圈”和市、区、镇(街道)、社区(村)四级就业服务网络,整理“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两张清单,再借助“内蒙古自治区智慧就业服务云平台”发布岗位需求信息,提供直播带岗、职业指导、岗位推荐和送工入企等服务,让求职者和岗位精准“牵手”。 随着包头“两个稀土基地”建设提速,卧龙电驱、金龙稀土等行业头部企业相继落户投产,金力永磁、英思特等新投资项目加速推进,稀土产业“用工荒”成了新课题。“就业下午茶”又延伸出了新功能,邀请稀土永磁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围坐聊天,一聊就聊出了“包头稀土永磁工”劳务品牌。 为了让这个品牌“有分量”,就业部门搞起标准化培训,还盯着培训时长、技能等级、就业稳定性这些指标动态监测。效果立竿见影:品牌创建至今,稀土永磁行业新增高质量就业超1200人,传统用工模式逐步迈入“高质量赛道”,推动产业工人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运行半年,“就业下午茶”已开展23场专题活动,服务企业110余家,解决用工难题52个,带动稀土高新区新增高质量就业6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