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永峰
“群众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话是扎根幸福路街道繁荣社区幸五街坊15年的网格员张志华日常工作的生动写照。15年来,她始终坚守在基层一线,将社区视为自己的家,把居民当作亲人。她以实干解决一桩桩民生难题,成为居民心中最值得信赖的“贴心人”。
纠纷“调解员”
消防楼五楼住户家被淹,经排查,源头是六楼厨房漏水。理论中,双方言语冲突不断升级,最终选择报警。有着丰富调解经验的张志华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联合物业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她先与双方拉起家常,平复他们的激动情绪,随后协调专业维修工人排查漏水原因。仅仅半天时间,就促成楼上住户承诺维修,楼下住户表示谅解,一场纠纷得以顺利化解。
类似的情况在15年里数不胜数。五栋5单元2楼下水堵塞,致使1楼房顶被淹,吊顶与墙面受损严重。1楼住户要求楼上所有住户一同赔偿损失,然而5楼房屋长期空置,责任划分陷入僵局。张志华逐户走访楼上4户居民,凭借多年处理邻里矛盾的经验,耐心地讲道理、算明细,最终说服4户居民共同分摊费用,化解了这场分歧。
反诈“宣传员”
深夜,一位居民焦急地向张志华求助:“陌生电话每隔10分钟就拨打一次,显示疑似‘电信反诈中心’号码,不知该接不该接。”张志华深知诈骗防范刻不容缓,立即联系辖区派出所民警核实情况,迅速掌握官方反诈号码,第一时间反馈给居民,及时消除了居民的顾虑。从接到求助到解决问题,仅用不到半小时,居民对她的高效响应赞不绝口。
网格内有多位80岁以上高龄老人,因行动不便,无法亲自办理认证手续。张志华就定期上门,为老人们提供认证服务。从最初的纸质登记核对,到如今的手机APP协助操作,无论流程如何变化,她的贴心服务始终如一。每到一户,她都细致核对信息、耐心讲解政策,用坚持与温暖守护着老人们的切身利益。
尤其是对18栋37号独居的高龄老人,张志华更是关怀备至。老人子女不在身边,除了按时上门办理认证,每逢春节、端午、中秋等节假日,她总会带着慰问品去看望老人,陪老人唠唠家常、询问身体状况,还帮着收拾屋子。对老人们来说,她不仅是办理业务的网格员,更像是常来串门的“自家闺女”。
跨城“勤务员”
一位长期在天津居住的居民,想将党组织关系转入当地社区,需要以档案为凭证办理相关手续,可档案却存放在包头原单位,来回奔波既耗时又费力。张志华听说后主动揽下这件事,上报社区负责组织关系转接的工作人员明确档案需求。待档案顺利调出后,她细心核对材料的完整,打包妥当后寄往天津,全程帮居民跑办。“你不用跑,我来办。”这句简单而温暖的话语,她对居民说了无数次。
15年寒来暑往,张志华从邻里纠纷的“调解员”,转变为反诈防骗的“宣传员”;从关爱老人的“服务员”,成长为跨城代办的“勤务员”。她用十五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为民篇章,成为基层治理中最温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