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永峰
“以前总觉得政策离自己远,听石二瑞书记讲完老旧小区改造、‘夹心房’改造、更换下水管网的经过,才明白这些变化都是党和政府实实在在对咱老百姓的关怀。”近日,青山区幸福路街道幸福社区活动室的“幸福学堂”里,居民纪大娘听完“党员讲给群众听”宣讲后深有感触地说。
为推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常态化群众教育走深走实,幸福社区抓好“党员干部集中讲、走村入户上门讲、资金发放贴心讲、文化宣传浸润讲、党群活动常态讲”,用身边事解读大道理,让党的声音真正走进百姓心里。
社区组建“党员宣讲团”,选拔深耕基层多年的老党员、党支部书记和年轻骨干,围绕群众最关心的社保医保、养老服务、就业扶持等政策,结合社区发展实际开展宣讲。
74岁党员赵玉瑞的“政策故事会”成为受欢迎的“热门品牌”,他以“老旧小区蝶变记”为题,从2018年社区道路泥泞、管线老化的困境,讲到党组织牵头申请改造资金、党员带头入户征集意见,再到如今引进物业管理、停车位增设的新生活,用对比算账的方式讲清“惠从何来、恩向谁报”。
“党员讲的都是咱亲眼见的事,没有空话套话,这样的宣讲我们爱听。”刚听完高龄津贴政策讲解的独居老人王大爷说。
“要不是社区帮我申请4050补贴、联系技能培训,我现在还在为生计发愁。”在“群众故事会”现场,社区居民刘女士分享着自己的经历。
为让宣讲更接地气,社区从居民中选拔出单元长、志愿者骨干、见义勇为代表,组建特色宣讲队,用朴实的语言讲述身边的感恩故事。
单元长孙姐的分享引发强烈共鸣:“去年楼顶意外起火,是社区党员和热心邻居接水管、搬灭火器,在消防车来之前就把火势控制住了。现在我加入了社区志愿服务队,我要把这份温暖传下去。”
这些带着烟火气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党的好政策就在身边”的深刻内涵。
为让宣讲融入日常,社区开展“1+N”立体化宣讲形式,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定期举办专题宣讲会。
在小区广场、凉亭长廊设置“流动课堂”,几张小板凳就能开讲;依托社区“幸福学堂”推出“微故事”专题,每月更新宣讲内容,突破时空限制。
石二瑞说,社区建立“去宣讲-问诉求-好落实”闭环机制,通过“双讲”活动收集居民诉求,已解决老旧下水管网更换、升级小区道闸、修剪有安全隐患的树木等民生问题1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