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全身体检”护航今冬供热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05版: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检修设备(图片由市热力集团河西供热厂提供) ◎记者 吴爱霞 市热力集团河西供热厂,这座连接包头第一热电厂与市区供热管网的重要“枢纽”,承载着重要民生使命——辖区内1000万平方米左右的热源输配、供热系统的补水定压,皆由其精准调控。 近段时间,一年一度的设备检修期如约而至,河西供热厂的检修现场全力开启“查隐患、保供暖”忙碌模式。工作人员为每一台设备、每一段管网开展“全身体检”与“精准问诊”,一场关乎居民冬日温暖的“备战战役”,全面打响。 绣花功夫排查隐患 “供暖期设备连轴转,隐患难排查,河西供热厂作为重要的热源‘枢纽’,每一台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辖区热力系统的运行稳定,停暖后正是‘治未病’的黄金期,必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河西供热厂厂长苏雷宁说。 原来,自4月15日停暖阀门关闭起,厂里便启动了供热设施“大体检”专项行动,成立由分管领导、技术骨干、安全员、班组长组成的检维修小组,按照“分区包片、责任到人”的原则,对热源输配系统展开拉网式排查,小到一颗螺丝的松紧、一块压力表的精度,大到水泵机组的零部件、电缆线路的绝缘性能,均建立详细台账,实行“隐患销号制”,确保“不漏检一台设备、不放过一丝隐患”。 针对盐池加盐装置吊盐料斗在作业过程中处于巡查通道上方位置,对职工安全通行造成影响的问题,厂领导班子、技术员组织青年职工优化完善盐池加盐装置使用性能,对加盐料斗起重方位进行迁移改造,在方便职工加盐操作的同时,有效保护职工的通行安全。 改造过程中,工作人员克服现场空间狭小等不利因素,精准测量管材尺寸,切割、下料、焊接,每个步骤动作娴熟、一气呵成。“每台设备都像我们的‘老伙计’,摸透它的‘脾气’,才能在冬天让它好好干活。”检修班长刘进升说。 近段时间进入检修期,河西供热厂共计完成30余台各类型阀门的维护保养,检修5台水泵,拆除送检43块压力表,对高压电缆专线沿途70个警示桩进行补漆喷涂和加固修缮,加强日常巡查管护,确保电力“生命线”安全运行。全体职工立足岗位,齐心协力保障热源输配设备设施处于完好“战备”状态。 实战导向锤炼本领 “安全供热既要靠设备‘硬实力’,更要靠职工‘软实力’。只有人人懂操作、会应急,才能守住安全底线。”基于这一理念,河西供热厂结合2024/2025年采暖末期设备运行特点与检修期工作实际,量身定制了“分层分类、实战为先”的培训方案,将“抓安全、提技能、促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模拟突然停电、超压失压等故障,组织一线职工分班组、分岗位逐一演练操作,广大职工在演练中迅速响应、协同合作,极大地提升了应急事故的处置能力。 “通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我们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就会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了,逐渐形成‘肌肉记忆’。”电工班青年职工李鹏说。 进入检修期后,河西供热厂领导班子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开展技术生产业务骨干“五讲安全”专题活动,班子成员、技术员、安全员、运行班长先后走上讲台和实操场地,围绕安全事故预防、班组交接班、现场设备操作维护流程以及受限空间应急救援等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示范,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现场互动,有效提升了全体职工的安全素养和操作能力。 与此同时,邀请集团公司实操内训师为各岗位职工开展二次网运行调节、阀门拆装维护保养等项目培训,一线职工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深入了解设备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有效提升了设备操作的熟练度。 截至目前,河西供热厂共计开展安全演练、现场实操等各类培训8场,覆盖职工160余人次,极大地促动各班组职工立足岗位学技术、练技能、强素质、增本领,营造出“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传承热力工匠精神 走进河西供热厂,40岁以下青年职工占比达65%,他们有活力、肯钻研,但缺乏一定的实战经验。为破解“青黄不接”难题,河西供热厂秉承“导师带徒提技能、青工成长加速度”的理念,以“名师带高徒”为培训模式,选拔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担任导师,其中不乏自治区“劳动模范”吕刚、市热力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电气技术能手苏光等企业内部“大咖级”骨干,通过“一对一”“一对二”的结对模式,为青年职工量身定制培训方案。 结合日常工作,两位老师傅以“理论夯基+模拟实操+现场实战”为带徒模式,认真讲解如何判别设备设施异常声音、供热运行调节方法等,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总结的“独门技巧”进行分享和传授。 近期,河西供热厂将持续巩固检修维护成果,稳步推进充水调试、巡查排险、岗位培训等工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每一个细节,为居民的温暖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