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秋分养生 请收下这份“能量包”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第11版: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9月23日是秋分节气。“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也就是说,从秋分这一天起,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气温下降更快,气候更加干燥。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王晓丽提醒,秋分过后,人们要特别注意保暖,别盲目秋冻了。另外,金秋之时,燥气当令,人们在饮食上要多食滋阴之物,防燥邪,让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顺应自然界的变化。 多吃些温润食物 中医认为,秋燥易耗伤津液。秋分过后,很多人咽喉疼痛,口干舌燥等症状更加明显。所以,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正是果蔬上市的好时节,像藕、甘蔗、柑橘、山楂、葡萄、百合、银耳、柿子等,都是秋季调养的佳品。 秋分节气如何养生保健?专家表示,既要润燥,还要注重保护胃肠功能,避免湿气困扰。对于过敏性鼻炎,可用指腹按揉迎香穴3至5分钟,能有效疏通鼻腔,缓解症状;对于秋季腹泻,可采用食疗方法,如选用茯苓、山药、炒薏苡仁、粳米、百合一同熬粥温服,可改善腹泻症状。 秋分时节,天气由热转凉,中医认为此时“燥邪当令”,易伤肺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黄欲晓介绍,今年秋分呈现“燥湿交织”的特点,燥气会让人们感觉口鼻干燥、咽喉不适,湿气又影响人体脾胃功能,导致感冒、咳嗽、过敏性鼻炎和腹泻等疾病高发。 中医认为,梨性凉味甘,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是秋季去燥火的佳品。因为梨是寒性的水果,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如果想吃梨,最好隔水蒸一下吃,或煮着吃,这样可以去除梨的寒性。此外,梨子糖分高,糖尿病人应少吃。 早睡早起防寒气 进入秋分后,气候凉而不寒,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不能盲目秋冻。秋分后可采用“洋葱式”穿衣法,早晚温差较大时,早晨可以一层一层增加衣服,中午温度高的时候,可一层一层减衣服,这样可以避免凉风来的时候受凉,也可避免出汗过多。 秋分过后,夜越深,寒气越重,也更易侵入体内,建议大家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防止寒气入体,埋下健康隐患。同时建议体质弱的老人推迟早上出门晨练的时间。阳光好的时候可以多晒太阳,增加维生素D的合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免疫力。 随着昼夜温差加大,容易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老人和孩子尤其要注意提防。另外,秋分节气后,许多旧病也易复发,如老慢支、哮喘等,要加强防范。秋天天气转冷,血管收缩,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户外活动勿悲秋 秋天,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懒洋洋不想动,这可能是我们常说的秋乏。防秋乏最好的办法不是多睡觉,而是锻炼。运动锻炼可以强健体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赶走秋乏,但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如果强度太大,反而会加重人体的疲惫感。 秋天树叶黄落、秋草渐枯,这种萧瑟的情景容易引起人的悲秋之情。建议此时节要多与朋友聚会聊天,趁着秋高气爽的天气多进行户外活动,逛逛公园、爬爬山,有助于不良情绪的发泄。 维生素B缺乏也会令人情绪沮丧、思维迟钝。秋天不妨多吃点富含维生素B的粗粮,比如燕麦、大麦、小米、红豆、绿豆、豌豆等。可以常吃杂粮米饭、红豆薏米粥、小米稀饭等。 【秋分食疗茶饮方】 山药莲子饮 做法:山药20克(去皮切块)、莲子15克(去芯)、小米10克,加水煮30分钟至食材软烂,放温后加少量蜂蜜调味饮用。 功效:山药健脾益胃,莲子养心安神,适合秋分滋补脾胃,缓解因气候转凉导致的消化不佳、睡眠浅。 桂花枸杞茶 做法:干桂花3克、枸杞8克、红茶包1个,用热水冲泡,加盖焖5分钟,取出茶包即可饮用。 功效:桂花温胃散寒,枸杞滋补肝肾,能应对秋分早晚温差大引起的胃部不适,同时改善疲劳。 杏仁百合饮 做法:南杏仁15克(提前浸泡)、干百合10克、冰糖少许,加水放入豆浆机打成糊状,过滤后温热饮用。 功效:杏仁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百合养阴润燥,适合秋分缓解肺燥干咳,同时改善因干燥导致的便秘问题。 (据《银川晚报》记者: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