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小小说文学馆落地家门口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第08版:地方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记者 赵永峰) “文学不仅可以塑造个体,还能影响社会,小小说更是以微体量体现大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说的文学功能不亚于其他题材,且更便利、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观照世界。”9月22日,青山区小小说文学馆揭牌仪式在科学路街道隆重举行。揭牌仪式上,青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常胜的一席话得到了作家、居民们的广泛认可。 为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场馆,助力青山区文化高地建设,青山区科学路街道在各方的全力支持下,经过细致的筹备,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小小说文学馆。走进文学馆,文学氛围扑面而来,墙上对小小说的详尽介绍,书架上一本本最新的小小说和文学月刊,研讨室、学习室内作家、师院大学生、社区的文学爱好者热烈地讨论,让走进这里的人一下子扑进了文学的世界里。特别是著名作家马宝山的那间工作室,一下子把人们熟悉的包头文学大家从文字里拉进了现实。 马宝山老师告诉记者:“当科学路街道找到我提出想要在正翔社区建一个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文学馆时,我吃惊后又特别激动。包头是一个文化富集的城市,但要在一个社区建设文学馆实属‘大胆’,到目前,国内以个人名字建设的文学馆共有四个。考虑到未来用我的笔更好地服务社区、服务城市发展,在青山区委宣传部、青山区文联、青山区文旅局等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最终确定为青山区小小说文学馆。” 青山区小小说文学馆是继包头市文学馆成立后又成立的专项文学馆,是青山区打造文化高地,建设北方博物馆之城“大馆建强小馆建密”、博物馆进社区,打通文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生动实践,同时也是青山区继“立春电影博物馆”后又一特色社区馆,是宣传部门主导、街道社区挖掘辖区资源,文联、高校、文旅部门通力协作的典范。 活动现场,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向文学馆授予“青山区小小说文学创作实践基地”牌匾,并签订“校社共建协议”,将高校优质文学资源与基层文化需求精准对接,为文学馆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主办方为新聘任的驻馆讲师发放聘书,充实了文学创作指导力量;青山区图书馆与文学馆馆长马宝山老师分别捐赠图书,进一步丰富了场馆馆藏。 “小小说文学馆的成立是青山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更是科学路街道深耕基层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希望文学馆能成为滋养心灵、培育人才的文化沃土。未来,利用好小小说这一文化阵地,在文学、展陈、教育、传承、宣传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小小说文学馆建设为契机,抓好辖区公共文化服务,让文学走进社区,走进千家万户。同时,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利用小小说领军人物马宝山老师在内蒙古自治区内外的影响力做好交流、研讨、创作、培养工作,同时把小小说文学馆打造成一张青山区的文旅新名片。”张常胜说。 正翔社区党委书记郝倩说,这一文化阵地的落地,不仅为辖区文学爱好者搭建了交流创作的新平台,更成为科学路街道推进文化惠民、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青山区小小说文学馆的开馆,是科学路街道打造“15分钟文化生活圈”的关键一环。未来,科学路街道将以文学馆为载体,常态化开展读书分享、写作培训、作家沙龙等活动,让文化惠民成果真正惠及辖区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