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亲近自然 上一堂生态保护课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第07版: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吴爱霞 当法治的种子遇上生命课堂,当检察蓝携手青春绿,一场关于敬畏自然、守护生灵的深刻教育在包头市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生动上演。 近日,包头市第十中学与包头铁路运输检察院精心策划,组织学生代表走进包头市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开展主题为“守护生命精灵·共建法治生态”的法治共建活动。 在包头市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多功能厅,包头铁路运输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黄鹤为师生带来一场生动而深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普及讲座。他摒弃枯燥法条,以鲜活的案例切入,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保护野生动物的重大意义、法律红线以及公民责任,特别强调非法猎捕、交易、食用野生动物等行为的法律后果,引导同学们树立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法治理念。 活动中,在包头市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主任刘术贤带领下,同学们依次参观了接收伤病动物的“急诊室”、开展诊疗的“治疗室”、照料康复动物的“住院部”,以及设备齐全的“手术室”,细致了解专业严谨的救助流程。 此外,同学们还近距离观察了正在接受救护的雨燕。在刘术贤主任指导下,部分同学还尝试了投喂,与康复中的小鸟进行了一次充满暖意的互动,切实体会到救助工作的细致与不易。 救护中心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标本展,就像一本立体的生态百科全书。结合刘术贤的讲解,同学们认识了不少本地物种,了解当前生物多样性状况,既感受到自然生态的奇妙,也意识到它的脆弱,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愈发强烈。 来到猛禽救护与野化训练区,同学们更是屏息凝神,目睹了金雕、秃鹫、草原雕等空中霸主在救护中心工作人员帮助下恢复健康、重拾野性。刘术贤重点介绍了野化区的特殊设计理念——模拟自然环境,帮助这些具备放归条件的猛禽进行必要的飞翔、捕食等技能训练,确保它们能成功重返蓝天,履行其生态链顶端的使命。矫健的身影掠过天际,展现了生命的不屈与野性回归的力量,也让同学们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最终目标——“回归自然”有了深刻理解。 据悉,本次联合活动是包头市第十中学与包头铁路运输检察院深化“校检共建”模式的创新实践。它超越了传统的课堂说教,通过“法律权威解读+实地沉浸体验”的立体化教育方式,将法治理念、生态道德、科学知识有机融合。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知识,更通过亲眼所见、亲身所感,深刻理解了每一个生命个体的价值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