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介入手术“血管清瘀”成功保肢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第11版: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记者 郑晓芳) 近日,包医二附院内分泌科团队成功为一位76岁高龄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实施高难度介入手术,顺利开通其闭塞的下肢血流,挽救了患者濒临坏死的肢体。此项手术的成功,为更多面临类似困境的患者带来了“保肢”的可能,也彰显了医院在专科领域的精准诊疗能力。 患者刘奶奶今年76岁,近半年来饱受下肢剧烈疼痛、发凉、麻木的折磨,夜间常常痛不能寐,行走距离不足百米即需休息(间歇性跛行),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前往当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然而,因其高龄,且动脉血管病变范围广、程度重,手术风险极高、难度巨大,当地医院评估后认为无法进行治疗,建议患者转至上级医院寻求治疗。 在家人的陪伴下,刘奶奶辗转来到包医二附院内分泌科就诊。接诊后,内分泌科手术团队高度重视,立即对患者病情进行了全面细致评估。通过详细的下肢动脉检查,发现患者右侧股浅动脉、腘动脉存在严重狭窄,供应小腿的关键血管均存在长段病变,情况比预想更为复杂。这意味着小腿的血液供应可能已经中断,如不及时恢复血流,患者极有可能面临截肢的严重后果。 面对这一复杂病情,内分泌科团队沉着应对。在充分进行术前讨论和多学科评估后,团队果断迎难而上,全力为患者实施血管开通手术,以最大努力保全患肢。 手术当日,在介入导管室的通力配合下,内分泌科主任郭小勇凭借精湛技艺与丰富经验,在纤细的血管内展开一场无声的“穿针引线”。他首先处理了股浅动脉及腘动脉的狭窄病变。随后,手术迎来最关键也是最艰难的挑战——胫前动脉完全闭塞。 面对这一严峻考验,内分泌科介入团队沉着应对,运用娴熟的导管导丝技术,以耐心细致操作,逐步突破坚硬闭塞的病变段。最终,凭借毫厘之间的精准操控,成功打通闭塞血管,恢复了胫前动脉的血流。术后造影显示,患者右下肢血流恢复通畅,原先狭窄与闭塞的血管均得到了显著改善。 术后,患者右腿的疼痛、冰凉感即刻显著缓解,当晚便睡了一个久违的好觉。经过几天的观察和恢复,患者下肢血供稳定,足部皮温颜色恢复正常。出院时,刘奶奶和家人向医护人员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这次手术的成功,不仅避免了截肢的风险,还极大地提升了患者晚年的生活质量。包医二附院内分泌科团队凭借扎实的技术和严谨的协作,为高龄复杂病例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治疗选择,也为区域内同类疾病诊疗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