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一次救援架起“空天地网”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第06版: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记 者 赵永峰 通讯员 刘译炜 “警察同志,我们来爬山,我和妹妹、儿子走散了……他们手机没电,应该还在山上。求你们救救他们。”9月20日19时,包头市公安局石拐分局的报警电话骤然响起,听筒另一端传来焦虑的求救——两名游客在石拐区吉忽伦图苏木山区迷路。 该地区山域广阔、人烟稀少,夜幕降临后气温急剧下降。石拐分局民警多次联系未果,被困者处境十分危险。 “立即启动无人机,准备升空!”石拐分局指挥中心迅速响应,七架搭载热成像技术的“数智卫士”无人机腾空而起,对目标山区展开网格化搜索。同时,30余名警力组成3个搜救小组,打着手电向漆黑的山林进发。 “我们知道每延迟一分钟,危险就增加一分。”石拐分局情报指挥中心主任任文表说。 深山的夜,静得可怕。手电的光束在乱石和灌木间摇曳,民警的呼喊声一次次在山谷间回荡,然而,回应他们的只有风声。 时间缓缓流逝,山谷中温度已逼近冰点。就在焦虑逐渐蔓延的时刻——凌晨1时30分,无人机操作员突然高喊:“热源信号!发现两个人形信号,位于山谷深处!” 无人机传回的画面中,两个蜷缩的身影逐渐清晰。 “能看到我们无人机的灯光吗?请挥手示意!”民警通过机载扩音器喊道。 突然,画面中一人抬起手臂,微微挥动。 “找到了!”指挥中心一阵欢腾。 喜悦之后是冷静地研判:深夜山区能见度极低,多处道路被雨水冲刷难以辨识,民警与受困者距离尚远,盲目前行反而可能增加风险。 经过紧急商议,指挥组作出决定:暂缓地面行进,立即启用无人机投送应急物资,并同步联系家属说明情况,承诺天一亮就展开最后救援。 一小时内,无人机四次往返,将厚棉衣、热食、暖宝宝和充电宝精准投放至被困游客身边。 “请穿好衣服,补充体力,保持希望!我们一定会把你们平安接回家!”无人机的喊话穿过寒冷夜空,也穿透了绝望的迷雾。 9月21日破晓时分,搜救队伍再次集结。 借着晨光,民警们沿着无人机指引的路线迅速推进,终于在山谷深处找到了两名被困者。 当他们颤抖着接过民警递来的热水时,眼泪决堤。 清晨6时,两名游客被安全护送下山。回到派出所时,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和刚煮好的鸡蛋已经准备好。 捧着温暖的碗,两名游客哽咽难言:“谢谢你们……不仅救了我们,还想得这么周到……” 从高空无人机到一碗暖粥,从科技力量到人间温情,石拐公安在这场持续十个小时的山地救援中,不仅展现了“空天地网+”体系的高效协同,更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深厚情怀。那些闪烁在夜空中的灯光,那些回荡在山谷间的呼唤,那些热气腾腾的关怀,编织成一曲动人的生命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