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财政助力 办好民生幸福大事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第08版:地方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记者 赵永峰) 今年以来,九原区聚焦农牧民“急难愁盼”,精准储备39个村级公益事业项目,涵盖饮用水管道升级、小型农田水利修缮、道路亮化硬化等关键领域。经过科学筛选,两批共14个项目先后落地,覆盖6个苏木镇(街道)的12个嘎查村,惠及3382户家庭。截至目前,第一批8个项目中4个已竣工验收,剩余项目正加速推进;第二批6个项目也进入前期筹备阶段,一条条硬化路修到家门口,一盏盏路灯照亮晚归路,一根根水管通进农家院,民生“小事”正变成农牧民心中的“幸福大事”。 九原区财政局将“民意”作为项目储备的“第一标准”,指导各苏木镇(街道)深入嘎查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征集需求,把“要我建”变成“我要建”。同时,组建专业团队从建设必要性、方案可行性、投资合理性等维度开展论证,将最贴合民生需求、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纳入储备库,确保每一个项目都“接地气、能落地、真管用”。 为确保财政资金精准发力,九原区财政局制定《财政工作指导手册》,明确项目申报的支持重点、条件清单和负面清单,让申报流程“一目了然”。审核环节实行“一次性告知、限时整改”机制,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坚决“拒之门外”;结合年度资金规模,通过集体研究确定扶持项目,让资金流向最急需、效益最显著的领域,实现“好钢用在刀刃上”。 九原区财政局将“质量”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督促项目单位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库集中支付等制度,确保建设程序合法合规。同时,建立专项资金台账,对资金拨付、使用进行全流程跟踪,杜绝挤占、挪用现象;组织专业力量开展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让每一个项目都成为“民心工程”“优质工程”。 为避免“重建轻管”,九原区财政局在项目竣工验收后,及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明确管护主体、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让公益设施“有人管、管得好”。同时,指导各村建立日常巡查、维修保养制度,并将管护情况与新项目资金争取挂钩,确保项目持续发挥效益,长久惠及农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