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美》:用孩子的眼睛点亮万物之美
日期:09-22
《万物皆美》书影
《万物皆美:冯骥才写给孩子的成长书》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的散文集,全书共收录45篇散文,其中多篇文章收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从生命、故乡、旅行、艺术、文化这五个主题出发,展现大自然、风物、习俗、故乡、生活、生命、艺术之美。以“万物”之美,滋育孩子的心灵,拓宽孩子的视野,启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这本书里,孩子们得以透过冯骥才先生的眼睛,去观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艺术的无尽魅力,从而培养出一双懂得欣赏美的敏锐之眼。美育的真正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锻炼孩子们创造性的思维和自我表达的能力。美育如同一把钥匙,解锁了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宝库,让他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能够以更加灵活和创新的思维去解决问题,以更加自信和从容的态度去展现自我。这样的教育,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更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冯先生说:“美育不是新话题,但长期以来不为我们教育所重视,画家吴冠中先生曾有‘美盲多于文盲’的警示性呼吁。不容讳言,由于长期忽视美的滋养,审美品位的低俗是普遍的现实存在,以致影响我们对较高品质的美的事物的感知力。”冯骥才先生提倡重视孩子的美育,他以文字的力量,引导青少年去感知美的事物、美的风景、美的心灵,塑造他们真挚、善良、仁孝的美好品格。
当孩子学会为失败者的汗水写赞歌,听懂了落叶坠地的旋律,万物便成了滋育心灵的养分。翻开《万物皆美》,仿佛跟随一位温厚睿智的长者,开启了一场滋养心灵的发现之旅。
“美育”的真正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锻炼孩子们创造性的思维和自我表达的能力。美育如同一把钥匙,解锁了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宝库,让他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能够以更加灵活和创新的思维去解决问题,以更加自信和从容的态度去展现自我。这样的教育,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更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能够帮助孩子们渡过难关。在孩子们遭遇挫折的时候,美能够提供慰藉,赋予他们新的希望和勇气。它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穿透生活的阴霾,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在美的引领下,孩子们学会在困境中寻找光明,在平凡中发现不凡,他们的心灵因此变得更加坚韧和乐观。美,不仅滋养了他们的情感,更激发了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让他们在面对挑战时,能怀揣梦想,勇往直前,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