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彩娟 记者 邓雅鑫 岳宇乐) 截至目前,土右旗“一喷多促”飞防作业已圆满完成,全旗实施面积达61万亩,覆盖8个乡镇。这一项目的顺利完成,为灾后农业生产恢复、粮食稳产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土右旗为代表,我市在推进“一喷多促”工作过程中,不仅快速响应、科学部署,还积极借助专业技术培训提升防治效果。日前,我市组织召开了全市种植业防灾减灾暨技术示范现场培训班,其中“一喷多促”的内容通过现场“讲解+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详细讲解了飞机作业管理、农药与肥料的科学选择、如何规范配药、怎样精准飞喷、农药包废弃物回收等要点。土默特右旗长青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岳强表示,培训内容详细、通俗易懂,尤其药剂配比和飞防要点讲解清晰,对他们今后科学种田、增产增收很有帮助。
什么是“一喷多促”呢?据包头市农牧科学研究院植保植检中心工作人员高翔介绍,该技术是在玉米生长中后期,通过一次性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等混合药液,实现促壮苗稳产、促灾后恢复、促灌浆提质、促早熟增产等多重目标的综合性田间管理措施。相比传统分次作业,“一喷多促”不仅节约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减少对植株的损伤。“我们希望通过技术的手段让这些玉米插上科技的翅膀,达到稳产、丰产的效果,让农民受益。”高翔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市降水偏多、湿度大,病虫害发生风险高于往年,“一喷多促”技术可有效遏制病虫害的扩散蔓延。包头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冬梅告诉记者,该技术的实施对机手操作、投入料的选择以及投入料投放顺序均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因此除现场学习外,市农科院还将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持续加强技术宣传和培训力度,以保障作物的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