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邀您打捞“记忆”
日期:09-22
本报讯(记者 吴爱霞) “1995年,少年宫舞蹈老师帮我别正歪掉的头花,那是我第一次登台。”“2008年,每个周六,我在航模班待到最后,就为多看一看老师的飞机模型。”近日,包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启动“我与昆区少年宫”故事征集活动,一段段充满温度的回忆在评论区不断涌现,唤起无数包头人的童年记忆。
据悉,有着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昆区少年宫,自1974年建成以来,便成为几代包头青少年的成长乐园。在这里,有人用蜡笔涂出人生第一幅“太阳公公”,有人在琴房反复练习未唱完的儿歌,还有人穿着宽大的演出服在小舞台紧张鞠躬。那些带着粉笔灰、钢琴声与笑声的日子,早已成为包头人心中珍贵的成长印记。
2022年,昆区少年宫正式更名为“包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2025年9月,建筑面积达32736平方米的新场馆即将正式启幕。硬件升级、功能焕新的同时,包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不忘承载一代人的情感联结,特发起此次故事征集活动,邀请市民一起“打捞”记忆,分享与昆区少年宫的独家故事。
本次活动即日起一直持续至10月底,设置两种便捷参与方式。市民可在包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微信公众号活动推文评论区留言,用一句话讲述专属回忆,内容越具体越易引发共鸣;也可拍摄10-20秒短视频,通过老照片、新场馆打卡、手绘手写等形式,让回忆可视化,发布至微信视频号并@包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带上#我与昆区少年宫的故事#话题即可参与。
“变的是地址模样,不变的是藏在这里的温暖与成长。”包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活动负责人表示,无论参与方式如何,无论故事长短,只要市民愿意分享,活动中心都愿倾听,并为参与者准备了纪念礼。目前,评论区、视频号已成为回忆的“聚集地”,期待更多人加入,让老少年宫的旧时光与新中心的新故事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