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永峰) “哇,包头竟然有这么多蝴蝶标本!”“这么多的昆虫,我可是第一次见!”……孩子们一声声的惊叹,让园林科研所科研标本展览中心热闹非凡。为让我市的园林科研成果更多惠及学龄儿童,近日,园林科研所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包头市云龙幼儿园的师生共同开展了一场有趣的科普研学活动。
研学第一天,园林科研所组培研究室宣讲人员走进包头市云龙幼儿园的课堂,通过介绍小丽花多样的色彩以及种植方式,引导孩子们认识小丽花,了解园科所里的小丽花是如何培育出来的。
为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宣讲内容,宣讲人员给师生们带去了小丽花组培瓶苗及当日采摘的小丽花。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小丽花怎样由实验室里的一个小芽成长为一株幼苗,最后适应自然环境茁壮成长并开花的过程。孩子们听后纷纷感叹,一个个小生命的蜕变之旅是如此神奇。
在介绍完市花的知识后,宣讲人员还告诉孩子们,我市不仅有美丽的市花,还有动人的民族团结故事。宣讲人员通过讲述“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感人故事,在幼儿园小朋友心中播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各项技能,练就过硬本领,未来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
第二天,云龙幼儿园的师生应邀前往园林科研所进行实地参观研学。孩子们排好队,有序进入标本展览中心,参观植物和昆虫标本。园林科研所植保研究室的专业技术人员热情地为他们讲解各类昆虫的特点。
“老师,这个蝴蝶为什么长得不一样?”“为什么这个叫蛾,那个叫蝴蝶?”宣讲人员耐心地为小朋友们答疑解惑。孩子们认真聆听、仔细观察着每一个标本的形态。走出标本馆,师生们来到了园林科研所花卉种植园。宣讲人员带着孩子们仔细观察园里每一种植物,并回答他们的提问,为他们讲解不同植物的特征。
“老师,我找到小丽花啦!”“我也找到啦,这里有好大一片,好美呀!”在美丽的小丽花花田前,孩子们一边欣赏着小丽花,一边拿着画板,蘸取不同颜色的颜料,记录下他们眼中的小丽花。
云龙幼儿园带队的李老师说,此次科普研学活动,师生们收获颇丰,不仅对包头市花小丽花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也对各类昆虫、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园科所副所长吴晓静表示,今后园林科研所将发挥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的功能和作用,不断提升科普水平,让更多科研成果惠及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