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筑牢创新防线 护航包头智造

日期:09-17
字号:
版面:第02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记者 李硕) “十四五”以来,包头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锚定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目标,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方面,全链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级平台建设迈出关键步伐,获批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包头受理窗口”;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中心;获批“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正式融入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服务体系。服务平台功能持续优化,建成集商标、专利于一体的知识产权服务专区,实现“一平台办理、一站式服务”,服务效率提升40%以上,群众满意度达98.5%。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商标质押流程实现标准化,办理时限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工作日,办理时间缩短53%,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破解企业办事难题,创新构建“窗口+电话+邮箱+线上”多元化服务模式,全面推行“不见面”预审,将商标业务全程网办率提升至92%,让企业办事“零跑腿”成为常态。主动服务,深入企业开展“问需求、送政策、解难题”活动89次,解决实际问题128个。 维权援助体系不断健全,案件办理质效显著提升,累计处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85件,其中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电商投诉案件侵权判定173件,接受区人民法院委托诉前调解案24件,成功调解9件。 平台工作站建设同步发力,“包证链”存证平台注册企业达981家,累计审核发放存证证书515张,年均增长31%。设立自治区首家展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进驻大型展会12次,提供现场服务258次。设立专利代办工作站,开通15项业务,受理业务79件。 协同保护机制更趋完善,与商务、海关等8个部门建立协同保护机制,开展联合执法24次。与市文化馆签订《民间文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协议》,协同推进非遗项目知识产权保护。与周边地区建立维权援助协作机制,办理跨区域案件15件。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共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开展合作活动11场,形成“多方联动、全域覆盖”的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