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学工
为加快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基础教育变革,探索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路径,近日,青山区教育局举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未来教育”论坛,围绕“政策引领+工具实操+课堂实践”三大维度,共绘智慧教育新蓝图。
线上线下聚合力
青山区教育局相关领导表示,要以本次论坛为起点,形成三大合力,一是凝聚“政、校、研”协同的合力,依托专家资源、联盟平台,推动政策落实、学校实践、科研创新深度联动;二是凝聚“校校互助”的合力,各中小学分享智能教育经验,共同破解发展难题,形成“百花齐放、协同共进”的良好局面;三是凝聚“师生共进”的合力,教师主动提升技术素养,将AI工具转化为教学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智能环境中培养批判思维、创新能力,真正实现“以技术赋能教育,以教育培育未来”。
借此次论坛契机,青山区教育局正式挂牌加入上海市宝山区问题化学习研究所创办的全国“问题化学习”推广应用试验区项目,同时青山区教研中心也正式挂牌与上海市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合作构建全国“未来学习多样态”实践联盟。青山区15家办学单位同期入选全国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千校联盟成员校并荣获联盟证书。7位教师荣获“智能教育在中国”优秀案例表彰。
华东师大张俊华博士的主旨报告,讲述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演进、全国教育大会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精神、教育变革使命的三个层级。这场报告更像是一节精彩绝伦的思政课、历史课、党史课,让与会者明晰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导向与发展目标,统一思想认知。培训过后,张俊华博士还为青山区“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进行了详细的专业指导。
专家老师共研讨
会上,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上海市宝山区问题化研究所相关专家,分别从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问题与展望,到AI的出现引发的教育范式转变,再到当前智能时代追求的大规模个性化教育等方面,让大家明晰了以AI为动力,重塑教育形态和育人模式,发展有温度的智能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
青山区自由路二小马彩虹校长以《寻道·优法·精术·善器:老校蝶变的系统密码》为题,为大家讲述了一所包头学校历经时代的变迁、升级以及学校管理中蕴藏的校长智慧;而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黄春校长则以《教育的专业之道——新时期校长的教育视野与教育实践》为题,讲授了教育、教师和学生需要如何变革和提升,才能推动课程、课堂、空间、文化等维度的创新,将教育与真实世界连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
会议期间,包三十六中和包四十五中分会场还分别进行了运用AI开展的思政、数学等示范课,从而展现出如何运用“人工智能+多媒体”教学方式,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兴趣等得到更好的提升。
为期两天的“人工智能·未来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标志着青山区探索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已经进入“快车道”。未来,青山区将以此次论坛为新起点,持续以人工智能为翼,深耕课堂变革、厚植育人沃土,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技术真正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