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绿色防控守护草原生态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第08版:地方       上一篇    下一篇

◎通讯员 李小婵 记者 李硕 “轰隆隆……”一阵轰鸣声由远及近,一架直升机低空掠过草原,尾部喷出淡淡的雾状药剂。这不是普通的飞行作业,而是一场针对草原蝗虫的精准“空袭”。与此同时,地面上,拖拉机牵引着大型喷雾机在草原缓缓行驶,形成一道移动的防控屏障……广袤的达茂旗草原上,一场关乎生态平衡与农牧民福祉的“生态保卫战”正激烈展开。面对草原蝗虫的威胁,达茂旗林草局以绿色防控为理念,多管齐下,全力守护177.9万亩草原的生态安全。 空地一体防治 “我们采用飞机防治与地面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达茂旗林业和草原局生物安全保护中心主任高峰介绍,“针对不同区域发生虫害的特点,我们量身定制方案,对集中连片的高密度蝗虫区实施飞机作业,对零散分布区则采用地面精准喷雾。” 据了解,针对蝗虫高密度集中连片发生区域,当地采用飞机防治为主、地面防治为辅的立体化防控策略。自6月25日起,工作人员对希拉穆仁镇、达尔汗苏木开展直升机飞防作业。高性能直升机配备高精度喷洒系统,可根据地形和虫情实时调整作业参数,确保药剂均匀覆盖。此次飞防使用的3%噻虫啉微囊悬浮剂是对环境友好的生物制剂,每亩用量25克,飞防总面积达59万亩。 针对蝗虫点片状发生区域,地面防治同样不遗余力。从6月份开始,当地出动5台皮卡车和4台拖拉机(牵引大型喷雾机)连续作业,分别在百灵庙镇、巴音敖包苏木、达尔汗苏木等地开展防治,总面积达117.9万亩,使用药剂为1.3%苦参碱水剂,每亩用量40-50克。 在防治现场,技术人员特别强调了药剂的使用剂量和使用范围,飞防使用的是3%噻虫啉微囊悬浮剂,地面防治使用的是1.3%苦参碱水剂,这些都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对生态环境和牲畜都很安全。 牧鸡上阵灭蝗 在百灵庙镇塔日更敖包嘎查,达茂旗振峰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投放的2200羽珍珠鸡,像训练有素的“特种兵”,在草丛间欢快穿梭觅食。它们眼神敏锐、动作迅速,能消灭大量蝗虫,成为达茂旗绿色防控的亮点。合作社负责人郭振峰表示,草原牧鸡治蝗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同时增加了牧民收益,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目前仅通过牧鸡就防治了约1万亩草原。 经过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达茂旗草原蝗虫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旗共计防治草原蝗虫177.9万亩,蝗虫密度得到有效控制,草原植被逐步向好。达尔汗苏木哈沙图嘎查牧民黄志平高兴地说:“今年草场保住了,家里的牲畜有了足够的饲料,减少了我们囤积饲料的经济支出,让我们又过上了安稳、幸福的好日子。”防治工作保障了草原畜牧业的正常发展,得到农牧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草原蝗虫防控是一场持久战,达茂旗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陈树明表示:“我局始终秉持绿色防控理念,将生物防治作为草原蝗虫治理的首选手段,坚决守住草原生态安全底线。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健全蝗虫监测体系,密切跟踪虫情动态,加强队伍建设与物资保障,科学有序开展防控行动。同时,积极研发和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提升防治效能,为筑牢草原生态屏障、建设美丽达茂不懈努力。” 暮色渐沉,夕阳斜照。牧归的牛羊散落在草原上,安静地咀嚼着青草……昔日肆虐的蝗群,如今已不见踪影。在这场持续的“生态保卫战”中,达茂旗草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不仅留住了草原的绿色,更保障了农牧民安稳的生活和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