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永峰
“在家门口就能免费体检,还有党员小同志定期来陪我聊天,这日子过得踏实又暖心!”家住银海社区的独居老人张阿姨笑着告诉记者。
社区活动广场上,孩子们玩着游戏,欢声笑语满溢角落。
近年来,银海社区党委将“一老一小”服务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党建为核心纽带整合多方资源、优化服务供给,把“夕阳安度”的温暖与“朝阳成长”的快乐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让民生服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全维度
守护“夕阳红”
针对老年群体“养老照护有缺口、日常就医存不便、精神文化待充实”等需求,社区党委紧扣“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目标,构建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在健康守护上,社区联合辖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养中心组建“党员医疗志愿服务队”,建立“每月1次免费体检+2次健康讲座”的常态化机制,不仅为65岁以上老人逐一建立健康档案,还安排医护及党员志愿者定期上门随访,提供慢性病管理、用药指导等精准服务,累计覆盖老人800余人次,有效打通了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生活帮扶方面,社区推行“党员结对帮扶”机制,32名党员与独居、空巢老人“一对一”认亲,定期上门探访、唠家常,协助完成代购代办、社保认证等事项;同时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助老服务站”,常态化提供免费理发、衣物缝补等便民服务,全年服务超500人次,把贴心关怀送到老人心坎上。
为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社区以“兴趣为媒”搭建活力平台,让老人的闲暇时光充实又多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专门开辟“银龄活动区”,配有乒乓球台、专业音响等设施。球桌上,老人们挥拍对打、切磋技艺;舞蹈室里,伴着旋律排练队形、舒展身姿;合唱厅中,齐声传唱红色歌曲、经典老歌,在互动中收获快乐与归属感。
此外,社区还结合传统节日与重要节点,举办“迎新春文艺会演”“趣味运动会”等活动,让“老有所乐”落到实处。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包粽话团圆”“中秋共叙情”等主题活动,让老人们在热闹氛围中感受家的温暖,年内累计开展文化活动30余场,切实将“老有所乐”的愿景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体验。
全身心
赋能“朝阳暖”
围绕“幼有善育、育有优教”目标,社区党委联动多方力量,从成长赋能、亲子互动等维度发力,为孩子们打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在成长赋能上,社区精心策划“党建+安全教育”“党建+传统文化”系列特色活动:通过模拟消防逃生场景、开展防溺水情景宣讲,让儿童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避险自救技能。依托社区文化阵地,组织非遗手工制作、经典绘本共读、读书会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与阅读分享中感受文化魅力。年内累计开展此类活动15场,有效助力孩子们在多元体验中提升综合素养。
此外,社区创新搭建亲子互动与成长实践平台,依托辖区特色资源开展主题活动,让亲子时光兼具乐趣与教育意义。组织亲子走进“包棉1958”历史展馆,在老设备、老照片中,亲子共同聆听包头棉纺厂的发展故事,感受老一辈建设者精神;打卡“石榴花开”主题园,了解稀土知识与“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民族团结故事,厚植家国情怀;参观生态展厅,通过生物标本、环保图文,一同学习生态保护知识。这些活动既拉近了亲子距离,也加深了家庭与社区的联结。
“一老一小”服务的扎实推进,离不开党建引领下的多方合力。银海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轴心”作用,主动打破资源壁垒,与共建单位围绕“一老一小”双向需求搭建合作平台。精准对接供需、整合优质资源,既为老人提供健康守护与精神滋养,也为孩子注入成长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