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李坤 一名社工的“N个”角色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第07版: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赵永峰 “您好,我是李坤,您的事我来办。咱慢慢说,准能解决……”每当有电话打进来,李坤的声音就给反映问题的群众吃上定心丸。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是矛盾纠纷的“第一现场”。在青山区幸福路街道幸福社区,1986年出生的社工李坤,既是12345热线诉求的“接单员”,也是邻里矛盾的“解铃人”。自2022年投身社区工作以来,她将12345工单化作矛盾预警“信号灯”,把网格打造成人民调解“主阵地”,用耐心、细心与真心,将家长里短的纠纷化解在萌芽,让剑拔弩张的对立,变为邻里间的温暖笑容。 以工单为“哨” 12345热线是群众心声的“传声筒”,更是矛盾排查的“显微镜”。作为社区12345工作负责人,李坤不局限于“接单-处置-反馈”的固定流程,而是把每一张工单都视作矛盾“预警哨”,回应诉求时多挖一层、多想一步,推动“被动接件”转为“主动解纷”。 7月,一张工单引发了李坤的关注:“从繁荣道到科学路,过马路得绕近一站地,拎着菜走太费劲!”接到工单后,李坤先与来话人核实诉求,然后沿街走访了此处的两个小区,用笔记本记录下居民的真实困扰,最终收集到130多位居民的签字诉求,每一笔都满含“想少走点路”的迫切心愿。 在与交管支队对接时,李坤带着签字表和路段照片结合实际路况提议:“这路段车流不密集,划一条非机动车与行人共行的窄通道,不占主路,还能让大家少绕一半路。” 为确保方案落地,李坤又跟着交警现场勘察,反复沟通多次,终于敲定方案。 在社工李坤的积极奔走协调下,交管支队已在此路段增设了人行横道,这一举措切实便利了居民出行,居民们纷纷在群里为社工李坤点赞,感谢她为大家办了件贴心又实在的好事。 这样的“工单变故事”,在李坤的工作中已成常态。2024年夏天,社区接连收到3起“小区内活动室噪声扰民”的工单,投诉人都是同一栋楼的住户。李坤没有简单要求在活动室内调低音量,而是上门走访投诉的居民。住在2楼的张女士坦言,自己刚做完心脏手术,夜里睡眠浅,清晨的活动声总把他吵醒;5楼的宝妈则说,孩子刚上小学,周末想补觉却被声音吵得哭闹。摸清“噪声扰民”背后是“特殊群体休息需求”,李坤再找活动室的负责人沟通,最终协调她们把活动时间从7时推迟到8时30分,既满足了小区居民活动娱乐的需求,也解决了住户的休息难题。 2024年11月,李坤调解了一起“楼上漏水淹了楼下”的纠纷。6楼住户家水管破裂,导致5楼王阿姨家的天花板渗水、沙发被泡。经过协调,6楼住户承担了维修和赔偿费用。调解结束一周后,李坤上门回访,发现王阿姨家的天花板虽已修好,但墙角还有霉斑。她当即联系社区志愿者,第二天就带着工具上门帮王阿姨擦拭霉斑,还顺带检查了她家的水管老化情况,帮着联系师傅做了更换。王阿姨感动地说:“小李不光解决了漏水的事,连这些小事都记在心上,比自家孩子还贴心!” 三年来,李坤经手调解的矛盾纠纷超500起,12345工单满意率始终保持80%以上。不少居民会在工单反馈中特意留言:“谢谢李坤,不光解决了事儿,还让咱心里暖乎乎的。” 以真心为“桥” 幸福社区是老旧小区,无电梯、车位紧张、管道老化等“老问题”常引发纠纷。李坤负责的第九网格有7栋楼、398户居民,老人多、租户多,是社区出了名的“矛盾多发地”。李坤把网格当作“移动调解室”,在楼栋下、树荫里、广场旁,用灵活思路解开一个个“硬疙瘩”。 2024年10月,李坤接到求助:“我是足力健底店的,底店的房顶在渗水,这下面就是库房的货架,货物一旦被水泡了,经济损失严重!我们联系楼上的住户,但敲门却无人应答,希望社区能协助尽快处理渗水问题。” 李坤立刻赶到足力健底店现场查看,发现渗水点对应的是楼上住宅的厨房。李坤迅速联系二楼住户,得知对方人在山东,只能通知亲戚上门查看。李坤一直在现场等候,待入户后发现,二楼家里的厨房满地是水,可能是下水管道堵塞,积水四溢且散发臭味。 李坤不仅帮忙清理厨房积水,还从2楼到6楼挨家敲门,当时多数居民不在家,她便紧急组建该单元居民微信群,告知管道堵塞情况,协调大家共同出资疏通。同时,她联系专业师傅现场勘查处理,仅用2小时就解决了堵塞问题。 李坤的手机始终24小时开机,深夜的电话铃声对她而言是家常便饭。有时是独居老人突发疾病,有时是邻里紧急冲突,无论多晚,她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去年冬天,独居的刘奶奶因在楼道堆废品,与担心起火的邻居王大哥吵得脸红脖子粗。李坤接到求助时正发低烧,却仍裹着厚外套赶往现场。了解后才发现,陈奶奶堆废品不是“缺钱”,而是儿女们都在外地,一年回不来一次,她捡废品时能与人说话,废品堆在楼道“看着热闹”。 李坤通过聊天解开了陈奶奶的心结,第二天,她带着社区“志愿者小分队”上门,帮陈奶奶整理废品卖掉,又清扫了楼道。此后,每逢社区有活动,李坤总是带着老人参加,王大哥也常帮陈奶奶修修补补,没事时唠唠嗑,老人再也没堆过废品。 为独居老人代缴水电费,定期上门检查水电安全;协调物业解决小区公共区域照明问题,保障居民夜间出行……3年社区路,李坤用80后的热情与担当,在网格里写下“人民调解”的温暖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