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9月片单来了 你最想看哪一部?

日期:09-08
字号:
版面:第10版: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里斯本丸沉没》海报 《生还》海报 《轻于鸿毛》海报 作为承接暑期档与国庆档的重要月份,9月影院新片看点颇多,既有《731》《营救飞虎》《生还》等历史题材影片,也有《蛟龙行动》《长空之王》等展现当代新型军事装备力量的影片返场助阵,还有《爱的暂停键》《家庭简史》《这周五的游乐场》等曾在国内外影展收获口碑的作品亮相。 多部影片取材史实 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多部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的电影即将上映。 其中最受期待的当属《731》。数据显示,该片在票务网站及豆瓣上的“想看”人数均断层领先,猫眼、淘票票双平台“想看”人数超百万。《731》聚焦侵华日军731部队的黑暗历史,讲述小贩王永章等人被强行抓进“特设监狱”,侵华日军以“配合健康检查与防疫研究即可换取自由”的虚假承诺,诱骗他们接受冻伤、毒气、活体解剖等非人折磨,企图借此扭转战局的故事。影片从小人物视角切入,真实呈现731部队在中国东北进行惨无人道活体实验的滔天罪行。 以一次奇迹营救为叙事核心的《营救飞虎》,讲述了1944年援华美军飞虎队飞行员詹姆斯执行任务时被日军战机击落并俘虏。共产党潜伏人员欢少与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的四名队员组成临时小队,突破重围展开营救的故事。影片有保龄球馆近身搏斗、采石场大战、散兵坑战术突围等多场高燃戏份。 首部完整展现东北抗联全过程的电影《生还》,改编自东北抗日联军女战士李敏撰写的回忆录,讲述了一批普通抗联战士从突破日军围剿,到进入苏联整训,改编成东北抗联教导旅,再到返回东北的全过程。 此外,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上映一周年之际重映,该片聚焦二战期间“里斯本丸号”沉船历史事件,通过挖掘珍贵史料、寻访亲历者后代、展示水下考古影像及还原历史场景,全景呈现事件背后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与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的温暖瞬间。作为近年来少有的聚焦二战东方战场国际议题的纪录电影,本片不仅填补了相关历史叙事的影像空白,更以“小人物见证大历史”的视角,让观众透过个体命运感知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改编自纳粹暴行事件的俄罗斯电影《血色牢笼》,取材于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史实。一次以“救助”为名的阴谋,将成百上千的无辜苏联儿童变成战场上的德军“活体血库”,在这座绝望的牢笼中,严苛的管教是为了压制哭喊,更是为了榨取纯净的血液。然而,黑暗中仍有微光,一位目睹这一切的护士和勇敢的少年们决定挺身而出…… 多元题材满足需求 记者看到,9月还将上映《蜗牛回忆录》《关于约会的一切》《爱的暂停键》《家庭简史》《这周五的游乐场》等影展作品,为观众提供更多观影选择。 高分动画电影《蜗牛回忆录》已在全球斩获70多项大奖及提名,影片以细腻的情感刻画、独特的叙事风格,深入探索真实生活与情绪困境,讲述被命运捉弄的女孩格蕾丝如何像蜗牛一样背负着伤痛缓慢前行,最终在破碎的生活里救赎自己的故事。 此外,曾执导爆款电影《完美陌生人》的导演带来新作《关于约会的一切》,再次对人性发起审视与叩问——“当我们约会时,我们都在想些什么?”通过具象化呈现人物内心的“人格小人”,展现每个人在沟通中多种状态的交织与博弈。该片于今年上海电影节展映,有网友表示,影片探讨了现代男女在恋爱关系中的心理互动与情感碰撞,极具当下性。 《家庭简史》是一部细腻而犀利的家庭心理电影,故事聚焦一个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中产三口之家,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校园操场事故,迎来一位“神秘新成员”,从而揭开当代家庭关系中隐秘的情感裂变。 还有两部影片以女性视角切入,引进片《爱的暂停键》一举夺得2025年北京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四项大奖,呈现女主角在婚姻、职业与亲子关系等多重现实夹缝中如何学会真正爱自己的动人历程。曾获得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单元“最佳影片”的《这周五的游乐场》,同样刻画了女主角在接连打击中展现内心坚韧、最终战胜自我的故事。有网友表示,这些故事不是一段遥远的叙述,而是一面照进现实的镜子,让我们在电影中看到自己,找到属于各自的答案。 (据《扬子晚报》,文:孔小平) 航天员掌镜《窗外是蓝星》 “我看见,一束光照在洞幺脸上。”2021年10月,神舟十三号乘组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组合体,翟志刚开启对接舱门,一束光透了过来。王亚平把中国空间站当宫殿来拍,导演朱翌冉知道“成了”。 电影《窗外是蓝星》于9月5日正式公映。作为中国首部8K实拍的太空电影,该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神舟航天文化创意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等出品,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掌镜拍摄,王亚平旁白,翟志刚书写片头。2022年春天,神舟十三号乘组完成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任务返回地球,特别的太空摄影师们带回珍贵的拍摄素材,那是独属于他们的职业馈赠——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太空,看我们生活的蔚蓝星球。 5日晚间的上海首映礼,朱翌冉带来了最新的特别彩蛋、来自此时此刻中国空间站的影像。“窗外是蓝星,窗内是中国心。”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用航天人的方式为影片打call,“我已观影,感觉良好。” 距离太空摄影机第一次升空已经4年。来自4年前的太空拍摄,与此刻的地外传送,恰与中华民族自古的向往互文、呼应。从古人仰头画星图、吟“九天揽月”,到中国载人航天走过30多年征程,我们不曾停止对宇宙的探索。 作为中国首部8K拍摄太空电影,《窗外是蓝星》以神舟十三号乘组在轨6个月的工作生活为蓝本。技术上创下了多个“人类之最”:影像指标最高、调动资源最多、内容覆盖最广、拍摄体量最大。拍摄过程中攻克的难题也不胜枚举:火箭振动测试、空间环境测试、空间站内适配性充电存储等。但在主创看来,他们想展现的,不仅仅是航天科技的硬核实力,还有人的温情、梦想与生命力。 科幻作家刘慈欣将《窗外是蓝星》比作一份“来自现实的礼物”,让“太空探索”从遥远的想象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9月中旬起,影片的球幕版本《窗外是蓝星之太空旅行》将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多地科技馆公映,也许会从此播下新的种子。 像王亚平在影片旁白里说的,“人类终将星际远航”,中国人的深空之旅,苍穹之下永无止境。(据《文汇报》,文:王彦) 《轻于鸿毛》诠释治愈力量 9月5日,电影《轻于鸿毛》在北京举行首映礼,导演周铨、领衔主演宋佳、领衔主演佟丽娅、主演高舒乔齐聚亮相映后交流,真诚分享创作背后的思考与感悟,真挚剖析女性之间的情感关系,将影片中“以轻盈姿态面对沉重议题”的内核传递给在场观众。 影片将于本周末开启全国23城二轮限量点映,并于9月13日正式全国上映。 影片里李鱼和沈飞鸿跨越“前任”“现任”关系禁锢的动人友谊,更在宋佳、佟丽娅的戏外互动里自然延续——两人全程相互欣赏惺惺相惜,映照着“女性同盟”的温暖底色。 首映礼现场氛围快乐洋溢,观众不仅被影片中前妻现任“伪雌竞真互助”的荒诞叙事逗得笑声不断,更对故事里“女性如何在困境中重建自我价值”的深刻探讨产生强烈共鸣,还有观众直言“笑着笑着就被戳中,看完心里又软又有力量”。 映后分享中,导演周铨为大家解释了片名含义,坦言“生活中很多东西会很重,但是轻于鸿毛是我们的一个姿态,我们希望在一些重的时刻,我们可以轻一点,对自己好一点”,点明影片突破传统框架用荒诞幽默解构沉重现实的创作初衷。 (据《钱江晚报》,记者: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