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十二章纹是什么?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10版: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清代统治者保留了满族的姓氏、发式和服装。但是,服装上沿用了华夏族的章纹、象征符号和图案。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2月刊载的《服饰与皇权》一文中写道:慈禧太后“将本属于皇帝的十二章纹用于皇后(或皇太后)的服饰上”。十二章纹,只能用在皇帝的服装,这足以证明它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十二章纹?十二章纹代表的是皇帝的十二种品德。 章纹是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来表示一种特殊的品质或思想。比如包公前额上的月牙,月牙就不再只是一个月亮形状的图案,它是章纹。尤其是在“明镜高悬”匾额下,是一种清官品质的象征。 十二章纹是织绣在皇帝服装上的十二种符号:左肩为日,右肩为月,前身上有黼、黻,前身下有宗彝、藻,后身上有星辰、山、龙、华虫,后身下有火、粉米。寓意几乎包括了宇宙间的美德。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2011年)中提到,黻纹在“两千年来帝王衣着上十二章纹,即占有一定位置。” 在乾隆朝“宝蓝色直径纱绣彩云蝠龙纹袍料”上,观众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衣服前面的章纹。比如左肩代表日的神鸟:祥云上有红色太阳,中心红色圆内是神话故事里的太阳神鸟“三足乌”;右肩代表月的捣药玉兔:祥云上黄色月亮,中心黄色圆内有玉树和捣药的玉兔。由这两枚章纹的位置可以得出皇帝肩挑日月,其象征意义为重任在肩的品德。其实,每一枚章纹都有其非凡的象征意义。 在《服饰与皇权》一文中对十二章解释道:“日月星辰取其照临也;山取其镇也;龙取其变也;华虫(雉)取其文也,会绘也;宗彝(虎蜼)取其孝也;藻(文草)取其洁也;火取其明也;粉米(白米)取其养也;黼若斧形,取其断也;黻为两己相背,取其辩也。”文中进一步阐释:这样天子就如日月星辰,光照大地;如龙,应机布教,善于变化;如山,行云布雨,镇重四方;如华虫之彩,文明有德;如虎蜼,有知深浅之智,威猛之德;如水藻,被水涤荡,清爽洁净;如火苗,炎炎日上;如粉米,供人生存,为万物之依赖;如斧,切割果断;如两己相背,君臣相济共事。综合起来,就是皇帝应具备的至善至美的品德。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