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永峰) 今年以来,土右旗财政局紧扣“民生保障更可持续”核心目标,立足财政职能,从强化资金保障、提升监管效能、优化服务供给三方面精准发力,通过着力优化支出结构、聚焦重点领域、创新保障机制,以扎实举措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努力让民生福祉更具温度、更显厚度、更可持续。
精准投入夯实教育根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精准投入夯实基础。一方面,立足土右旗实际,持续改善城乡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针对基础设施短板,分步实施校舍维修改造、功能教室升级及活动场地建设,更新补充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源,着力打造安全适用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精准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健全全学段资助体系,通过动态监测、精准识别,确保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群体应助尽助,切实保障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
强基提效筑牢健康屏障。围绕“让群众看病更方便、更实惠”目标,持续加大投入、提升效能。重点支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和能力提升,按需配置急需诊疗设备。依托旗域医共体建设,推动旗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通过专家驻点、远程诊疗、人才培养等举措,切实提升基层首诊能力。积极落实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协同卫健、医保部门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有效减轻群众医药负担。加大投入保障力度,支持其内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协同服务机制运行,助力基层医疗机构更好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
兜牢底线拓展增收渠道。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就业”协同推进,织密扎牢民生安全网。紧盯老年人、残疾人、低保对象、受灾群众等重点群体,足额保障养老金、低保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受灾人员救助资金等按时发放,严格落实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与人社、农牧、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联动,大力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线上线下结合搭建就业对接平台,精准落实各项就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规范管理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和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鼓励支持返乡入乡创业和灵活就业,多措并举拓宽群众稳定可持续的增收渠道。
强基兴业赋能乡村发展。围绕“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目标,推动优质民生资源向乡村倾斜。统筹推进乡村道路硬化修复、安全饮水巩固提升、电网升级改造及防洪排涝设施完善等工程,优先保障受灾地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通过专项资金补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重点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特色种养殖业提质增效、农产品加工延链。同时,积极对接电商平台、商超等渠道,拓宽农产品销路,保障农民在产业振兴中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