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社区管家”点亮灯暖了心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05版:邻里       上一篇    下一篇

赵师傅用万用表检测线路 ◎记者 吴爱霞 摄影报道 随着“咔嗒”一声,客厅的吸顶灯重新亮起,78岁的何景民老人眼眶一热,拉着“社区管家”景艳丽的手反复念叨:“可算亮了,这三天摸黑过日子,真是多亏了你们。”8月下旬,东河区东站街道西河路社区西一街小区12号楼的这场“光明救援”,成为社区关爱空巢老人的生动缩影。 不约而同的探访 “何大爷和王阿姨平时每天早上都会在小区花园遛弯,可连着三天都没见着人影,我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当天,景艳丽和同事吴玉萍像往常一样在辖区巡查,路过西一街小区时,两人不约而同提起这对空巢老夫妻。没有丝毫犹豫,两人随即直奔老人家。 敲门声响起许久,门内才传来何景民老人略显沙哑的应答声。推开门,室内只开着一盏微弱的应急灯,老人的老伴王虹正坐在沙发上,借着灯光慢慢整理药盒。“阿姨,咋不开灯啊?”景艳丽的疑问让老人叹了口气:“三天前突然就没电了,孩子在外地打工,我们老两口也不懂咋修,想着凑合几天,没想到一直找不到原因。”原来,老人家中跳闸后,尝试合闸也没恢复供电,怕麻烦别人,便一直没有求助。 随叫随到的服务 了解情况后,景艳丽和吴玉萍立刻俯身在电表箱前检查,手指轻轻拨动空气开关,“咔嗒”声响起,可屋内的灯依旧没亮。“可能是内部线路出问题了,得找专业电工来看看。”景艳丽一边说着,一边掏出手机联系社区合作的电工师傅赵师傅,“赵师傅,西一街12号楼有位空巢老人家里停电三天了,您方便尽快过来看看不?” 电话里,她把情况详细说明,不到10分钟,赵师傅就带着工具箱赶来了。蹲在电表旁,赵师傅用万用表逐一检测线路,很快发现症结:“电表接线处松动老化,导致接触不良,重新加固就行。” 他熟练地拧开螺丝,用砂纸打磨接线端,再将电线重新固定好。当景艳丽再次按下开关,客厅的吸顶灯瞬间亮起,王虹老人忍不住拍起手:“亮了!亮了!这下心里也亮堂了!”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全程不过半小时。看着老人脸上的笑容,景艳丽掏出一张写有自己和吴玉萍联系方式的卡片递过去:“何大爷、王阿姨,以后家里不管有啥事儿,哪怕是换个灯泡、买个菜,都直接给我们打电话,我们随叫随到。” 主动热情的关怀 “以前总觉得社区服务是‘等事儿来’,现在才知道,他们是主动‘找事儿办’。”王虹老人指着窗台上的联系卡,语气里满是感动,“那天之后,景艳丽隔天就会打电话问问情况,昨天还帮我们买了降压药送过来。” 在西河路社区,像这样的“主动关怀”早已成为常态。据社区党委书记任红娟介绍,针对辖区内28户空巢老人,社区建立了“日常观察+定期探访+应急响应”机制,每位“社区管家”负责3-5户老人,每天巡查时都会留意老人的生活状态,每周至少上门探访一次,遇到突发情况,能第一时间联动物业、维修师傅、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资源解决问题。 “空巢老人的需求往往藏在细节里,可能是一次没按时遛弯,可能是窗台上的花盆多日没浇水。”景艳丽说,作为社区管家,她们要做的就是当好老人的“眼睛”和“手脚”,把关怀落到实处。如今,那盏重新亮起的灯,不仅照亮了老人的家,更照暖了空巢老人的心,成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温暖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