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老年居民给电动自行车充电
本报讯(记者 赵永峰 摄影报道) 近日,六合成社区聚焦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以物业党建联建为纽带,通过隐患排查、设施建设、服务保障全链条发力,推动六合成南二区新建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工作落地见效,切实筑牢小区安全防线。
前期,针对小区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引发的安全风险,社区网格员主动扛起安全生产排查责任,逐户开展“敲门行动”,详细登记居民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日常停放位置及充电习惯,并建立基础台账。结合日常巡查,重点排查楼道、消防通道内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私拉乱接电线等问题,对发现的隐患点拍照存档。同时,网格员通过在单元门上张贴安全提示、在居民微信群推送火灾案例等方式,普及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知识,引导居民主动规避风险,为后续设施建设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
为落实充电设施建设,社区与物业依托党建联建机制紧密配合。社区党委坚持“问需于民”,牵头组织调研论证,通过线上问卷、线下座谈会等方式,向居民征集车棚选址、容量设计等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场地占用等问题。针对部分居民对车棚选址的顾虑,社区组织多方协商,优化设计方案并及时回应焦点问题,推动选址方案更符合居民需求。物业则发挥执行优势,全程跟进施工保障,优化停车秩序与设施维护,协调施工方规范作业,及时收集施工期间居民反馈,联动社区快速响应解决问题,确保既高效推进车棚建设,又贴心保障居民生活便利。
在车棚建设过程中,楼栋长、单元长全程深度参与服务保障,协助社区调解选址争议,提前引导居民了解建设规划,在日常走访中敏锐捕捉居民诉求,并第一时间反馈社区。部分单元长利用休息时间征求居民意见,详细记录大家对车棚位置、充电桩数量、安全设施等方面的建议,并在社区组织的协商议事会上整理成清单,与物业、施工方积极沟通,推动选址合理、接口充足、消防齐全;他们在施工期间还主动担任“监督员”,每日查看工程进度和质量,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单元长的热心付出,既拉近了邻里间的距离,也让社区充满了温暖与和谐。
目前,六合成南二区光伏车棚已正式投入使用。21个崭新的车棚里,智能充电桩整齐排列,每个桩位都标着清晰的编号,扫码充电、自动断电的便捷操作让居民们连连称赞。管理方还同步升级智能充电系统,支持扫码支付,充电费用相比以往降低。以往“提电池上楼充电”的隐患没了,楼道里、消防通道上乱停的电动自行车也不见了踪影,小区公共空间恢复了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