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集市”上的缝补服务
家门口的理发服务
◎记者 吴爱霞 摄影 通讯员 于宏磊
为推动社区居民就业创业,提高居民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社区用“微服务”填充就业服务缝隙,用“微就业”托起家庭的幸福明天。
统筹“微需求”
科学路街道望园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由社区党委书记、“两委”成员、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党员、志愿者等任就业帮扶员并组建“胡大姐就业帮帮团”,为辖区居民提供就业服务指导60人次以上;建立“就业帮扶专属微信群”,推送、收集求职招聘、培训需求信息,发布岗位信息110条,梳理形成《居民求职培训需求台账》《企业用工需求台账》,建立动态更新机制,让居民在社区“零距离”享受就业岗位查找、求职信息登记、政策“百度”等服务,岗位匹配成功率达60%以上,帮助38人实现就业对接。
“磨剪子嘞,戗菜刀。”“理发,5元一位。”……当听到熟悉的声音又吆喝起来,王大爷赶忙下楼。“以前这些小摊贩走街串巷,一年也遇不到几次,现在好了,一到周五他们就来了,磨菜刀也不用满大街找人。感谢社区把这些手艺人召集到一起,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利服务,给你们点赞。”居民王大爷握住社区工作人员的手说。
原来,社区由“胡大姐工作室”牵头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座谈和走访,深入了解群众务工需求、技能特长和就业意向,建立需求台账,免费提供场地,搭建起集维修、缝纫、理发、烘焙等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社区集市”。“社区集市”吸纳手艺达人15人参与,累计服务居民500次,居民服务满意度达95%,为社区经济探索出新模式。
设立“微站点”
望园社区党委利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乐享”就业服务站点,整合社区富余劳动力,为居民提供灵活就业的平台,并建立岗位资源清单,常态化开展求职登记、就业指导、就业扶持、帮办代办、岗位推介等服务,推动社区各类人才与岗位更加便捷地实现匹配和对接。“乐享”就业服务站已登记求职者72人,提供就业扶持政策咨询100次以上,推荐灵活就业岗位17个,推动社区富余劳动力就业转化率提升12%。
“有了二宝以后,我天天在家带孩子,家里收入全靠我丈夫一个人。我也想帮着分担一些经济压力,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没有什么挣钱的好渠道。社区不仅找老师教我理发,还免费给我提供场所,现在我每天都能有收入。”辖区居民安女士每次提到社区都很感激。
据了解,为精准提升居民就业“适配度”,望园社区创新开展“技能培训进社区”专项行动,联动社区能人资源,开设“订单式”技能培训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量身定制课程内容。社区精心设计特色课程,开展手工编织、家政服务、面点烘焙、面部彩绘等培训,累计举办7场专题培训,惠及居民达3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