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永峰
“既学技能贴补家用,又能参与社区事务帮邻里,这样的‘妈妈岗’对我们宝妈来说真贴心。”在自由路街道民主社区“妈妈岗”小课堂成果分享会上,居民李女士拿着亲手制作的串珠,难掩笑意。
今年,自由路街道民主社区党委聚焦居家妇女就业难、社区服务力量薄弱等问题,创新开展党建“微实事”项目,即“妈妈岗”小课堂——赋能“她”力量提升项目,通过技能培训、资源链接、治理参与三维发力,让妇女从“家庭主角”变身“社区骨干”,实现个人成长、家庭幸福与社区发展的多方共赢。
技能培训增信心
“以前在家带娃,现在学会了小儿推拿,不仅能照顾好自家孩子,还能给邻居帮点忙,说不定以后还能开个小工作室呢!”刚结束培训的王女士,正拿着穴位图给其他宝妈演示。
技能培训不能“大水漫灌”,必须精准对接妇女需求。民主社区党委整合辖区资源,联合坤夏健康管理中心、中创阳光社会组织等机构,开设家政服务、手工艺制作等实用课程,邀请“技能达人”采取“手把手教、面对面学”的“传帮带”模式,让零基础的宝妈也能快速上手。针对育儿难题,社区还特邀专业讲师开展亲子教育课,从儿童心理到沟通技巧,为宝妈们答疑解惑。
截至目前,5期“妈妈岗”小课堂已服务200人次,不少妇女“一技在手”,自信心悄悄“长了起来”。
增收渠道“活起来”
“这束丝网花卖了30元,虽然不多,但都是我自己一缠一绕做的,特别有成就感。”在社区公益集市上,魏女士的手工作品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观看购买。
社区不仅教技能,更要帮妇女“把技能变成收入”。依托“丝韵手工坊”,宝妈们制作的丝网花、串珠挂件、香薰蜡烛等手作,既能在“我们的节日”活动中作为伴手礼传递温情,又能通过公益集市义卖增收。目前,3名创作者已累计收入2000余元。
更重要的是,社区注重培育“技能带头人”,从学员中选拔悟性高、能力强的妇女重点培养,鼓励她们带动更多人参与,形成“培训-实践-传承”的良性循环。3场社区融合活动中,宝妈们结伴交流技艺、组建创业小团队,不少人开始探索线上销售,让“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
“她力量”融入治理
“之前楼上楼下因为噪声吵了好几次架,多亏黄姐从中调解,现在两家人见面都打招呼。”说起社区的“丝韵惠心”调解小队,居民们纷纷点赞。
民主社区推动妇女从“技能受益者”转变为“社区建设者”,搭建议事平台让宝妈们为社区事务“出点子”。围绕子女教育开展亲子阅读交流会,针对环境问题组织垃圾分类宣传……女性党员带头,宝妈们发挥亲和力强、善于沟通的优势,成立“丝韵惠心”小组,主动参与邻里矛盾调解,成功化解家庭纠纷、楼栋噪声等问题5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此外,“丝韵惠心”小组还参与了为老服务、环境整治等活动10余次。“她们熟悉社区情况,说话暖心,很多硬骨头问题,在她们‘家长里短’的沟通中就解决了。”社区党委书记表示。如今,在民主社区,妇女力量已成为基层治理的“温柔支点”,让社区服务更有温度,治理更接地气。
从技能提升到就业增收,从社区服务到参与治理,民主社区的“妈妈岗”小课堂,不仅让居家妇女重拾价值感,更为社区发展注入了鲜活动力。未来,社区将继续为“她力量”赋能,让更多妇女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柔性动能”,绘就基层治理的温暖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