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捕风追影》“老派”功夫片还奏效吗?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第10版: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捕风追影》海报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暑期档唯一一部动作片《捕风追影》票房已突破6亿元,暂列今年暑期档票房榜第五。影片预测总票房将冲至11.5亿元,大概率将跻身暑期档票房前三。 在特效大片扎堆的当下,这部由杨子执导,成龙、张子枫、梁家辉等主演的作品靠什么突围?答案是:以拳拳到肉的动作爽感、实景拍摄的诚意,把观众带回老派功夫片的热血激情,为暑期档电影市场添上一抹硬核色彩。 “老派”功夫片 《捕风追影》的故事围绕着澳门司警局展开,一伙诡计多端的天才盗匪凭借超强的反侦查能力和高科技手段,劫走数亿资产并戏耍警方“天眼”系统。无奈之下,司警局请回退休多年的跟踪专家黄德忠(成龙 饰),由他带领年轻司警何秋果(张子枫 饰)等人重组“神秘跟踪队”,与梁家辉饰演的“影子”傅隆生及其率领的养子团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正邪对决。 电影中,跑酷、跳伞、枪战、爆破、近身肉搏等场景一应俱全,展现了成家班的风采。成龙虽已过古稀之年,但熟悉的动作风格和对环境道具的巧妙运用,让人想起他的黄金时代。被戏称为“家具城战神”的他在洗衣房以晾衣杆为武器,将反派塞进滚筒洗衣机,既规避了老年人硬拼体力的不合理,也延续了他特色的“功夫喜剧”。梁家辉则在孤儿院走廊中手持短刃与30人近身缠斗,67岁的他每一刀都精准狠辣,癫狂中透着末路枭雄的悲凉。 在影片中,当警方依赖的高科技手段失灵,黄德忠的“老派跟踪术”成为破局的关键。这样一部影片,得到喜欢“老派”功夫片的网友致敬。 成龙的自我革新 上映一周,《捕风追影》豆瓣评分从8.1分变为8.2,也获得“成龙十年最佳作品”的口碑。过去十年间,成龙从“功夫之王”沦为“烂片专业户”,《传说》《急先锋》等作品豆瓣评分均未超过5分,两个月前上映的《功夫梦:融合之道》仅仅收获500多万元票房,“成龙老了”“江郎才尽”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捕风追影》却让观众看到了成龙的自我革新。动作层面,片中他不再强行扮演“年轻打星”,而是坦然接受角色的年龄设定——黄德忠走路时会扶腰,打斗后会喘气,但关键时刻的经验与智慧却无人能及。文戏层面,他与张子枫的忏悔戏贡献职业生涯高光时刻:提及害死战友往事时,手指颤抖、呼吸急促的生理反应,将创伤具象化。 “老带新”模式下,年轻演员同样交出了不错答卷。张子枫饰演的何秋果,既有女警的干练,又有对前辈的崇拜,与成龙的对手戏被观众称为“《成龙历险记》真人版”。此沙更是凭借三个性格迥异的养子角色惊艳观众,从沉默寡言的打手到阴狠狡诈的智囊,每个角色的眼神与动作细节都截然不同。 这些年轻演员没有模仿成龙的风格,而是在原有的框架中注入新的表演逻辑。在导演杨子看来,不管是片中新旧技术冲突还是新老两代人的观念冲突,“最终是一种融合,变成一种传承,一种延续”。 开拓新思路 在不少人崇尚视效奇观与碎片爽感的当下,成龙所承载的那种血肉真实的“老派”动作片,是否真的还有容身之地? 市场似乎并未舍弃这种需求。前些年的《怒火·重案》票房超13亿元,谢霆锋饰演的反派,用刀拼杀出动作片的立足之地;此前《九龙城寨之围城》的成功再次证明,拥有纯粹动作张力与江湖情义的电影依旧拥有不少的拥趸。 而《捕风追影》的成绩则让这份期待有了更确切的回响。成龙证明了自己“尚能饭”,而功夫片的未来,也在传承与创新的碰撞中愈发清晰。“《捕风追影》为日后的成龙电影以及香港功夫电影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一个还过得去的故事,让演技派发光发热;‘量大质优’的打戏,融合新的动作元素,让更多能打的年轻演员顶上来。香港功夫电影依然让人热血沸腾。”影评人曾于里如是说。 “今年已经是我入行的第64年了。40岁时我认为要退休,结果老天爷一直给饭吃到现在。”面对依然支持他的观众,成龙动情承诺,“我会演一辈子,演到你们不看为止。” (据《文汇报》,记者:臧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