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引进“合伙人” 共建和谐社区

日期:08-27
字号:
版面:第06版:邻里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赵永峰 今年以来,康乐社区党委创新探索“社区合伙人”共建模式,通过聚资源、搭平台、优服务,整合辖区企业、居民、志愿者等力量,构建“平台共建、组织共商、资源共用、服务共享”机制,形成“纵向联动、横向协作”的服务合力。 精准匹配资源 社区党委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走访”双线摸排,建立在职党员人才台账,详细登记职业特长、服务时段、意向领域等信息;同步梳理形成“政策宣讲、矛盾调解、便民服务”3类资源清单,为需求精准匹配奠定基础。 按照“专业对口、就近就便”原则,推动网格员、居民“结对认亲”,吸纳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加入,组建“普法、文化、创业、医疗”4支特色合伙人队伍,涵盖辖区民警、退役军人、离退休党员等40余人,形成“人人可参与、事事有人管”的服务矩阵。 构建基层治理“铁三角”,依托“左邻右舍·议起来”平台,邀请居民代表参与小区绿化改造、充电桩选址等公共事务决策,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2条。同时,通过定期召开居民座谈会,及时了解居民需求并反馈,形成了良性互动机制。 深化合作模式 社区党委以“资源互换、利益共享”为纽带,推动合伙人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融入”,形成互助共赢生态。 依托天之音合唱团、阳光艺术团等“文艺合伙人”,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开展“遇见康乐”系列主题活动,举办元宵灯谜会、端午节全民包粽子等活动;开设“缤纷公益课堂”,提供中医养生、手机摄影、反诈宣传等课程,让文化活动成为凝聚民心的“黏合剂”。 联动北方医院、包头市肿瘤医院等医疗资源,开展流动健康服务,为居民提供专项义诊、健康咨询等贴心服务,还特别针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开展免费体检项目。每月安排两位专家坐诊,累计为100余名居民提供免费健康服务,让“家门口的医院”成为居民健康“守门人”。 建立“季度对接会”制度,定期梳理“合伙人”资源清单与社区需求,联合市国土资源局、气象局、烟草局、包头义工、爱心协会等社区“合伙人”,通过“空间置换、资源互补”模式深化合作。截至目前,生成项目清单7项,推动合作从“短期活动”变为“长期契约”。 延伸服务触角 社区党委聚焦“一老一小一新”扎实做好服务保障。针对辖区空巢、独居、高龄老人,常态化开展入户探访工作,动态掌握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推行养老认证、高龄补贴等惠民实事的“流动认证”,确保老人“时时有人护、事事有人管”。同时,组织医护志愿者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提供健康义诊、咨询和检查,夯实“老有所医”保障网。 盘活康乐社区公共空间资源,以法治教育为重点,围绕交通安全、防溺水、预防校园欺凌等主题,常态化开展儿童安全知识讲座,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应急处置、逃生自救能力,筑牢安全教育“第一防线”。同时提供假期陪伴,在寒暑假等时间节点,为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未成年人提供少儿体能课、科普教育、临时托管等特色活动10期,助力孩子们学技能、结朋友。 紧扣“新有所帮”,激发治理新动能。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蓄能站,为快递员、外卖员提供“暖心歇脚点”,并引导他们参与小区暖心活动室管理、矛盾纠纷化解、基层治理工作,通过“随手拍”“反馈安全隐患”,实现“治理对象”向“治理力量”转变;联合爱心企业提供免费理发、手机教学等便民举措,确保社区服务“一个也不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