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彦瑾 记者 岳宇乐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土右旗美岱召镇何家圐圙村草原书屋的书架上。村民王爱莲捧着书籍认真研读,不时在笔记本上勾画——这不是普通的晨读,而是她参与“美”月一荐活动的日常。“答对问题能换洗衣粉,还能学本事,这样的好事咱咋能错过?”王爱莲的话,道出了当地村民对阅读的新热情。
今年以来,美岱召镇创新推出“‘美’月一荐”读书活动,将草原书屋的文化供给与积分超市的激励机制有机融合,让静态的书籍变成流动的知识,让单向阅读转为多向互动,在广袤乡村掀起了一股“读书热”。
让书架
对接田间地头
每月初,美岱召镇“草原书屋”都会推出一期主题短视频——“美”月一荐,为村民精准推荐当月读物。“3月学果树修剪,6月看防汛指南,9月研究秋收技巧,每月的书都像为咱量身定做的。”在沙图沟村书屋,林果大户董喜爱指着墙上的“荐书日历”赞不绝口。
据了解,美岱召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了一支由村草原书屋管理员、包村干部、村内老党员等构成的“荐书团”,根据时令节气、产业特点和村民需求精准选书。截至目前,全镇已推荐各类书籍140余册,涵盖种植养殖、政策法规、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
为真正让书籍“活”起来,工作人员将每本书的核心内容提炼成2分钟微视频,用方言解说、动画演示等方式呈现,并通过村微信群、短视频平台推送。视频结尾还设有互动问题,如“西红柿脐腐病如何防治?”“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是什么?”这些贴近生产生活的问题,让村民们觉得“读书有用、读书解渴”。
让墨香
联结柴米油盐
“答对一题得15分,100分能换一次农机检修、能请农技员上门指导。”在巧尔气村积分超市,货架上的生活用品旁都标注着“积分价”,而墙上的“积分规则”里,“读书答题”与“志愿服务”“环境整治”并列,成为获取积分的重要途径。这种将知识转化为“实惠”的机制,极大激活了村民的阅读动力。
59岁的村民刘三喜以往农闲时总喜欢凑牌局,如今却成了书屋的“常客”。他笑着说:“现在老朋友们不比牌技,比的是‘谁积分多’,积分高,在村里有面子。”
积分超市的“服务类兑换”更受欢迎:20分换一次免费理发,50分换小家电维修,100分换免费体检。活动开展半年来,全镇草原书屋借阅量同比增长120%,积分超市中“知识积分”兑换占比达42%。
“以前书屋是角落里安静的摆设,如今成了扎根生活的热门场所。积分超市也不只是‘奖励站’,更成了激励学习的‘加油站’。现在书屋人气越来越旺,村民们月月来打卡。”何家圐圙村草原书屋管理员表示,自推出答题兑积分活动后,借阅量成倍增长,不少村民还会主动询问下月书单。
积分超市里,兑换记录也热闹起来:村民厍先生用10积分换了一袋牙膏,他说这是答题赢来的,“既学了知识,又省了钱,划算!”村里的孩子们则攒积分换文具,为了答对关于童话书的问题,他们会缠着家长一起到书屋看书。
【记者手记】
双向奔赴
催开文明花
这场书屋与超市的“双向奔赴”,不仅聚拢了人气,更悄然改变着乡村风貌。以往农闲时,村民聚在一起多是打牌聊天,如今越来越多人选择走进书屋;邻里之间的闲聊话题,也从家长里短变成“这月的题目你答对没”“那本养生书里说的方法真管用”。
草原书屋是文化阵地,积分超市是激励载体,两者结合让“多读书、读好书”从号召逐渐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知识就能真正扎根在乡村土壤里,开出文明之花”。
如今在美岱召镇,“看视频、学知识、答问题、兑积分”已成为一种新时尚。草原书屋的书香与积分超市的“实惠”相互交织,不仅让知识有了温度,更让文明有了抓手。这场奇妙的“双向奔赴”,正以最贴近民心的方式,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着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