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让市民家门口看名医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第04版: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记者 苗雨蔚) 八月的包头,从大青山吹来的风,带着草木的清香,也带着一座城的炽热与诚意。8月20日至31日,医疗领域柔性引进人才集中交流活动在全市13家三级公立医院同步开展。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国内顶尖医疗机构的38名专家陆续来包,通过门诊坐诊、手术带教、学术交流等方式,让包头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以前去北京看病,光路上就得折腾一天,挂号排队更是难上加难。现在北京专家就在家门口的医院出诊,真是太方便、太贴心了!”在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诊室里,刚结束问诊的患者王阿姨感慨道。她口中的“北京专家”正是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中心主任医师李雷。作为柔性引进专家,李雷每三到四周来包出诊已坚持三年,仅今年上半年就接诊159名患者,完成60台手术,其中四级手术57台。 “包头这种引才模式真正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来,看到患者不用再坐火车去北京,在本地就能得到高效治疗,这种‘下沉’的价值比任何荣誉都珍贵。”李雷说。 在市中心医院手术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医生李扬正带领团队开展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冠状动脉三支血管重度狭窄,现在这种难度较高的手术在专家的指导下,在我们医院已能常规开展。”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员建平介绍,自2022年与北京安贞医院建立区域协作中心以来,心脏外科手术量从每年十几台增长到2025年的预计百余台,针对冠心病搭桥、瓣膜置换等医疗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 “柔性引才是破解医疗资源不均衡的关键一招。今年以来,依托京蒙、沪蒙跨区域交流协作,全市公立医院累计柔性引进知名专家人才46名,接诊量超1300人次,开展各类手术超4000例,其中四级高难度手术803例;此次‘包头人才周’期间,专家们将在妇产科、精神科、心胸外科等多个领域开展诊疗服务,预计接诊500人次,完成手术30余台,举办学术交流10余场。”市卫生健康委人事科科长任天宇说。 据了解,作为第三届“包头人才周”的系列活动之一,此次医疗柔性引才活动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师带徒”等模式培养本土人才,让优质医疗服务真正扎根包头。 如今在包头,“家门口看名医”已从期盼变为现实。这场跨越千里的医疗接力,不仅解了患者的燃眉之急,更在潜移默化中重塑着医疗生态,让“少跑路、看好病”的民生承诺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