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AI满包头》
本报讯(记者 贾慧珍 李春燕 摄影 记者 李强) 8月23日是包头科技创新日,市委、市政府在市第一工人文化宫举行第四届包头创新发展奖颁奖活动,再次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向为包头转型创新发展作出贡献的企业家和企业管理团队致以崇高敬意。
活动为获奖的企业家和企业管理团队精心准备了颁奖词,通过短片生动展现了获奖者深耕包头、向新图强,在推动包头转型创新发展进程中书写的精彩篇章。
第四届包头创新发展奖由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剑辉,厦门钨业金龙稀土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陈大崑团队,国能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郭亮东,西部国轩(内蒙古)科技有限公司管理团队,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新宇,阳光电源(内蒙古)有限公司管理团队,内蒙古沣晟泰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林,金力永磁(包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权,内蒙古亚新隆顺特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升等10位企业家及管理团队获得。同时,内蒙古明阳龙源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国平、申能集团包头绿能氢电能源有限公司管理团队、包头中远新材料有限公司管理团队、包头海平面高分子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江、包头龙马风能装备有限公司管理团队、包钢集团固阳矿山有限公司总经理秦鹏渊、航天时代飞鸿测试技术有限公司无人智能系统研练基地项目管理团队、上能电气包头思原科技有限公司管理团队、包头百灵储能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包头百灵储能电站管理团队、北方招宝磁业(内蒙古)有限公司3000吨钕铁硼项目管理团队等10位企业家及管理团队获得第四届包头创新发展奖提名奖。
在包头,无论是实验室里的科研人员、生产车间里的企业家团队、项目工地上的创业者、深耕新兴产业的领军者,还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实干家,他们矢志不渝、攻坚克难的执着坚守,都被这座城市珍视与礼遇。
颁奖环节堪称整场活动的“高光时刻”。获奖的企业家及企业管理团队代表带着对事业的无限热忱、对城市的感恩之情稳步上台。一个个承载着荣誉与认可的奖牌、一份份印着肯定与鼓励的证书,是对他们的最高褒奖,也是对他们的深刻期许。台下热烈的掌声、闪烁的镜头,无疑都是包头“尊企重商、礼遇创新”理念最生动、最鲜活的证明。
“举办这样一个意义非凡的活动,把对企业家的尊重切实体现在实际行动中,我深受感动。”北京海博思创董事长张剑辉感慨地说,“走过很多城市最终选择包头,不仅是因为这里的资源优势,更重要的是这座城市给予企业的信任与并肩作战的决心。未来,我们将加大研发力度,致力于开发适合北方区域的智能化储能系统,并携手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包头的储能产业链集群,为包头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座城市对待创新者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未来发展的高度。而包头给出的答案,就深深蕴含在对每一份科创力量的尊重与支持之中。
近年来,包头始终将创新摆在经济发展突出位置,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业,让尊重企业家、礼遇实干者深植城市发展基因。
瞄准未来科技与产业制高点,以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高地;切实履行“娘家人”“店小二”职责,优化环境、破解壁垒、疏通堵点,确保惠企政策精准落地;汇聚创新资源为技术攻关提供支撑,优化人才全周期服务体系,从子女入学到住房安居,全方位解决科创者后顾之忧。
“政府部门秉持‘包你满意’的服务理念,主动上门为我们解决了诸多难题,极大地助力了产业落地,推动项目提速增效。”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新宇表示。
“城市因企业家而兴,产业因创新者而强。”企业敢闯的底气,源于城市的积极作为;人才敢创的勇气,源于城市的有力托举。
如今的包头,正以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持续释放“尊企重商、礼遇创新”的强烈信号——
稀土领域的行业专家在这里组建团队;
新能源赛道的创业者在这里开启征程;
传统产业升级的带头人在这里精耕细作。
……
各行业精英纷至沓来,创新创造的活力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迸发。
这种城与企、城与人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紧密关系,正是包头以实际行动诠释向“新”力的生动内涵,以丰硕成果彰显“创无限”的价值追求。
向“新”力,创无限。我们坚信,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创者选择包头、扎根包头,当“企业敢干、人才敢创、城市敢担”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与一致行动,包头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