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歌声里的传承与担当

日期:08-22
字号:
版面:第06版:邻里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赵永峰 在青山区乌素图街道利民社区,有一支用歌声串联起29年时光的队伍——核之声合唱团。从1996年由张孝华组建时的蹒跚起步,到如今在鞠秀芬带领下屡获青山区文艺会演佳绩,这支36人的队伍不仅是社区文化的“名片”,更以歌声为笔,书写着参与社会治理、带动文化繁荣的生动篇章。 老党员的音乐初心 1996年,刚从二〇二厂医院退休的张孝华,带着对音乐的热爱和服务社区的热忱,召集起一群志同道合的居民。彼时的合唱团,只有1台电子琴、3套演出服,活动场地是社区活动室和乌素图退休人员活动中心的方寸空间,但36双眼睛里,闪烁着对艺术的向往。 作为1984年入党的老党员,张孝华深知“队伍要走得远,先得练得硬”。她担任指挥后,一头扎进指挥艺术的钻研中,又在排练中反复实践,还一次次自掏腰包、协调资源,聘请专业老师来社区开讲座。从“不识谱”到“拿起歌片就能唱”,从“齐唱”到“四声部合唱”,队员们渐渐掌握了发声技巧、气息运用,歌声里多了层次感与生命力。 锻造“获奖专业户” 时光流转,合唱团的接力棒交到了鞠秀芬手中,但“追求专业、服务社区”的初心从未改变。多年来,这支队伍早已是市、区级文艺会演的“常客”,每次参赛必然会取得好名次。2015年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会演上,他们用饱含深情的演唱点燃全场,更成为居民口中“咱社区的骄傲”。今年,在青山区组织的文艺比赛中,他们再度斩获佳绩,让“核之声”的名号愈发响亮。 成绩背后,是合唱团与社区共生共荣的深度融合。36名队员中,10名党员带头参与,他们把合唱台变成“宣传台”,他们在社区主题党日活动中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邻里节上传递和谐新风,在文明创建宣传中以歌声倡导垃圾分类、孝老爱亲。歌声成了最动听的“治理语言”,让政策宣传、社区号召变得鲜活而有温度。 好声音深入邻里心 如今,走进利民社区,时常能听到活动室里传出的合唱声。这声音不仅是居民精神生活的“调味剂”,更成了凝聚人心的“黏合剂”。通过排练、演出,邻里间少了隔阂多了默契,社区组织活动时,队员们化身“宣传员”,带动更多居民参与进来,让“社区事”变成“大家事”。 为让这份文化力量辐射更广,社区通过短视频记录日常排练,在公告栏展示演出风采,在街道公众号讲述合唱团的故事。当居民们在屏幕上看到熟悉的邻居站上舞台,当其他社区文艺团队前来交流取经,“核之声”早已超越了一支合唱团的意义——它是社区治理的“软实力”,是居民幸福感的“放大器”。 从张孝华到鞠秀芬,从简陋的排练室到闪亮的舞台,核之声合唱团的29年,是一曲关于热爱与坚守的歌。未来,这支队伍还将继续用歌声传递正能量,让“小合唱”唱出社区治理的“大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