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巧用财产保全 化解涉企纠纷

日期:08-21
字号:
版面:第07版:拍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记者 赵永峰) “法官,这是我公司的撤诉和解封申请书,被告主动联系我们,事情已经协商解决了,请把被告的账户解冻了吧!”原告代理人笑盈盈地将两份申请书交到了法官手里,昆区人民法院经审查后对原告的申请予以准许。这起涉企纠纷的高效化解,离不开司法服务的精准发力。 原告某消防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某消防公司)与被告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房地产公司)签订《消防工程施工合同》,约定原告承包被告旗下2个地产项目的消防安装工程,被告预留工程总价款5%的保修金,两年保修期届满后支付。 合同签订后,原告按约完成施工,工程均已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2021年5月6日,原被告双方签署《工程(产品)质保金支付确认表》,明确质保金分别为390450元、212750元。现质保期已结束,经原告多次催要,被告迟迟不支付质保金。故原告诉至昆区人民法院,要求被告支付工程质保金及违约金。 立案过程中,昆区人民法院将该案件纳入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加贴绿色标识,由快审团队优先处理。原告提交财产保全申请后,法院依法审查,迅速采取了保全措施,对被告公司银行账户内存款予以冻结。开庭当日,被告经合法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但迫于财产保全的强大压力,在庭后与原告积极协商,最终付清全部工程款,于是便有了开头原告申请撤诉及解除对被告银行账户冻结的一幕。 在诉讼过程中,保全措施会对被申请人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促使其正视纠纷、积极协商。本案中,人民法院借助“绿色通道”的优先立案、快速审理机制,加之高效的保全措施,从源头上降低了被告履行不能的风险,既减轻了当事人诉累,又督促被告主动履行义务。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昆区人民法院以精准务实的司法服务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的担当,为持续擦亮“包你放心”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注入强劲司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