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梁彦强
夜幕下的包头,霓虹璀璨,美食飘香,商圈夜市人潮涌动,一幅充满活力的烟火画卷徐徐铺展。在这升腾的“烟火气”背后,一抹流动的“警”色始终在线,默默守护——包头公安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夜市平安线,用温暖的守护托起这人间最抚慰人心的繁华。
警灯照亮“平安路”
“现在晚上出来,不管是逛街还是吃夜宵,走几步就能看到闪烁的警灯、巡逻的警察,心里特别踏实,带孩子出来玩儿也放心多了。”市民王女士的感受,正是包头公安显性用警、筑牢防线成效的生动体现。
为切实提升群众夜间安全感,包头市公安局科学部署,最大限度将警力压向街面。由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牵头,高效整合派出所、交警、特巡警等多警种路面巡防力量,构建起联动协同的“大巡防”格局。他们以城区为中心,辐射外围,围绕包百、万达、横竖街、包头金街、“包棉1958”等繁华商圈、火爆的集市排档、网红打卡景点以及校园医院周边等人员密集场所和治安复杂区域,科学划定巡逻路线和必到点。采取车巡、步巡、定点执勤、视频巡查相结合的叠加式、全时空、立体化巡控模式,确保重点时段、重点区域“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高频次、高密度的巡逻防控,显著提升了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和震慑力,有效压降了可防性案件和事故隐患的发生,让平安成为夜经济最亮的底色。
拧紧夏夜“安全阀”
平安的基石,在于消除潜在的风险。“安全隐患有人查,突发情况有人管,警察同志每天都会过来转转,提醒我们注意用火用电安全,检查消防设施,我们这些小商户做生意心里更有底了,也更安心了。”一位夜市摊主的心声,道出了安全对于夜经济繁荣的重要意义。
包头公安紧盯人员高度聚集、治安情况复杂的夜间经济活跃区域,特别是娱乐场所、宾馆旅店、网吧酒吧、出租房屋、大型活动举办地等,组织开展了多轮次、滚动式的“拉网式”集中清查行动。行动中,民警聚焦“人、地、事、物、组织”等关键治安要素,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查严打“黄赌毒”、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涉枪涉爆等突出违法犯罪活动。同时,重点检查场所的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安全通道是否畅通、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是否规范、监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保安力量是否配备到位、实名登记制度是否严格落实等。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当场责令整改或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并跟踪复查,确保整改到位,坚决守住安全底线。从市局党委班子成员分线深入一线督导,到各警种、分局领导分点包联,再到市局、分局机关警力大规模下沉支援,全警动员,全力以赴,动态清除各类风险隐患,为热闹的秋夜拧紧了“安全阀”。
平安知识“入万家”
守护平安,既要靠坚实的管控与打击筑牢防线,更要靠源头预防和安全意识的提升。包头公安深知,将安全防范知识深植于群众心中,是构筑长治久安社会环境的根基。在万达广场喧嚣的人群中,在“包棉1958”怀旧的街巷里,在奥体中心热闹的活动现场,在横竖街香气四溢的摊位旁,在包头金街璀璨的灯火下……总能看到民警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手持精心设计的“金秋平安礼包”走近纳凉的市民、忙碌的摊主、欢笑的游客,开展面对面的安全宣传。
依托“党建联盟+社会治理+宣传文化”的创新驱动引擎,包头公安正积极探索犯罪预防宣传新模式。针对秋夜人流量大、信息传播快的特点,他们在网红景区入口、大型活动舞台旁设置“平安小讲堂”或流动宣传台。民警结合近期高发的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新手法、毒品的危害与识别、季节转换期间防盗抢的注意事项、防溺水急救知识等。宣传形式生动活泼,让安全知识如同秋夜的微风,自然而然地吹进千家万户,融入市井烟火,真正在群众心中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心防”堤坝。
有人间烟火升腾,就有警灯执着闪烁;有市井欢愉流淌,更有藏蓝忠诚守护。这抹流动的“警”色,是包头秋夜最安心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