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为期18天(图片来源于《浙江日报》) 碧绿青蛙勺(图片来源于《北京青年报》) 羊毛毡专区(图片来源于《浙江日报》) 跟着一双双造型浮夸的“丑”鞋排成的动线旋转跳舞,以无边抱枕流体猫堆为背景猛猛拍照,在变形镜前对着超宽肩西装“试衣”自赏……每年都能引发网络狂欢的线上“丑东西”评选今年首次在线下开展。展览所在地杭州迎来了“审丑”情绪共鸣高峰,开展仅一周,日均观展人流超过3000人。线上网友纷纷感慨:“救命,太丑了,但越看越上头是怎么回事?” “丑东西” 蓄力五年不断破圈 常言道,“各花入各眼”。自古以来,人们对美丑的界定都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但发展到Z世代(Z世代也称为“网生代”“互联网世代”“二次元世代”“数媒土著”,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智能手机产品等影响比较大)成为话题引领者的当下,年轻人对丑的、抽象的、离奇的反传统向度的东西更容易产生超乎预期的兴趣,甚至形成圈层和集体共识。 年轻人对“丑东西”的关注最早可追溯到2020年。豆瓣小组“丑东西保护协会”因画风清奇不断“破圈”,五个月内组员人数从5000人涨到15万,到今年更是逼近25万。组员们在这里记录、分享生活中看到的“奇珍异宝”,包括但不限于玩具、服饰、食物,甚至宠物和自己,只要丑得够独特,就会有人缓缓将“保护”打在公屏上。眼光相似的人纷纷求商品链接,想要拥有同款。在这样的背景下,淘宝在2020年12月举办了第一届丑东西大赛,联合豆瓣、即刻平台,通过征集网友发掘的“丑东西”,评选出年度最具创意和个性的商品。这一活动因其独特的创意和对年轻人审美的契合,颁奖视频在B站、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迅速走红,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随着活动的持续举办,“丑东西”逐渐完善了评选标准,强调“丑”要有个性、彰显态度、自由洒脱,并能带来趣味和启迪。绿鱼人头套、老虎上山连裤袜、仿真人脸口罩、碧绿青蛙勺子、吾皇的伞等都是近年来的“出圈”作品。 此外,活动形式也从简单的线上征集逐步发展为包含评选和颁奖的完整流程,加入短视频、直播等互动性更强的传播形式,官方发布累计播放量超4000万,互动量超320万;全网大量的“自来水”粉丝叫好,使得“丑东西”多次登上社交媒体热搜。颁奖典礼也成为了许多年轻网友每年蹲守必看的节目,边观赏边种草“丑东西”。 线下展 揭示去中心化审美趋势 近日,首届淘宝丑东西线下展《丑时已到》在浙江杭州天目里16号楼的“丑术馆”举行。此次展览中,观众可一睹青蛙勺子、绿马头套、脚趾鞋等网络热门“丑东西”的真容,还可在无边抱枕流体猫堆、羊毛毡买家秀、丑萌挂件墙等装置前打卡拍照。 展品中,流体猫堆通过“长蛇”状的猫头无边抱枕堆积,表达出了“丑”的意象是流动的这一观念。“因为美和丑的定义本身没有界限,会像钟摆一样是流动的,过程中让年轻人真实地释放情感、找到归属和认同,进而形成新的文化艺术。”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副院长刘益红认为,“丑东西展”让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关于美丑的钟摆已经在滑动中,并且产生了推进大众审美前进的动力。正如展序中所言,《丑时已到》并非为“丑”正名,也无意颠覆既有的美学价值,它更希望观众悬置习以为常的审美判断,去感知这些“丑东西”所蕴含的未被规训的生命力,以及它们所潜藏的创造之力。 “某种意义上,‘丑东西’变成了年轻人多元化需求的情感容器与社交符号”,简单心理App创始人兼CEO简里里认为,“审丑”热不仅拓宽了大家对美学的理解,多了表达自我的方式,更展现了这届年轻人积极向上、开放包容、追求真实的生活态度和智慧,“以‘丑东西’为例,这些反美学的、抽象的东西将激发年轻人找到情感和圈层归属,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简里里表示。 丑东西IP 带动产业销售过亿元 “丑东西”话题度满满,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为它们买单? 实际上,在商业价值上,“丑东西”已带动了电商平台相关产业销售过亿元,迎合了千万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成为“个性经济时代”下全球零售的独特样本。“丑东西”的IP让不少商家意识到个性化创作的价值,走出同质化竞争,能够带来真实可观的流量和营收。 生于1999年的陈二沟,是一名在江西景德镇创业的手作陶艺人。2024年,他的作品“碧绿青蛙勺子”被网友票选为“丑东西”时,他曾强烈反对,不仅要求组委会取消其提名,还将店铺中的商品都加上了“美东西”“酷东西”的标签。不过,一番折腾也未能如愿,作品还是入选当年“五强”。巨大的关注之下,货真价实的订单也纷至沓来,“一勺难求”订单一度排到了次年,上新的宝贝只要几秒就会卖断货。如今,他理解了大家对“丑东西”的定义:“大家爱的是‘丑’之下的态度,认可了我的创作。”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sofubi玩具(一种以PVC塑胶材料为主的手办玩具)原创设计师吕师傅,他设计创作的十二生肖手办摆件意外获评第五届丑东西大赛“五强”之一,网店“幸福青年玩具店”随之迎来爆发式的增长,日均访客量翻了三倍。在二手市场,获奖玩具因其稀缺性使得二手交易价格跟着暴涨。 如今,淘宝丑东西大赛已举办五届,不仅吸引了大量网友参与,也推动了相关商品的销售和品牌创新。在人们的精神需求反映到物质消费的过程中,当代年轻人对多元、个性、不完美、治愈价值感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也调动了百万灵活的中小商家自由创意,开发出更多能连接到年轻人需求的商品。 (据《北京青年报》《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