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乡村土产直播间里“出圈”

日期:08-18
字号:
版面:第08版:地方       上一篇    下一篇

直播间里,“卜尔汉图的礼物”被更多人熟知。 ◎记者 李春燕 摄影报道 “牛排、羊腿,全都是牧场直供,少了中间的弯弯绕绕,咱吃到嘴里的,就是最纯粹的草原鲜!”8月13日上午,昆都仑区卜尔汉图镇卜尔汉图嘎查党群服务中心的直播间里,镇党委宣传委员包艳明正在详细介绍牛羊肉礼盒。镜头里“卜尔汉图的礼物”的logo非常醒目——金黄玉米穗缠绕着绿油油的瓜田,远处是起伏的草原轮廓,这枚由本地画师手绘的标志,正随着一场场直播被全国网友熟知。 这场聚焦牛羊肉的专场直播,开播1小时共吸引2000余人观看。而这火热场景的背后,是卜尔汉图镇依托农副产品集散中心项目,让乡土好物走出草原、香飘万家的生动实践。 政企联动 严把品质关 镜头前,刚烤好的羊肉串油花四溅,已炖熟的牛肋扇纹理分明——这些当天现宰现切的鲜肉,来自卜尔汉图嘎查引进的内蒙古盖乐沃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是“卜尔汉图的礼物”矩阵中新鲜的成员。与以往不同的是,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股股长苗云飞也走进直播间,从食品安全角度为网友答疑:“大家放心,这些牛羊肉从屠宰到销售环节都经过严格监管,我们提前核查了生产流程,确保每一口都安全。” 互动区里,网友提问不断:“羊腿怎么做好吃?”“牛排是原切的吗?”包艳明一边演示简易烹饪方法,一边细数产品优势:“嘎查的阿姨们每天现串的,早上去屠宰场取鲜肉,回来现切、串签,肥瘦比例都有讲究。”有老粉留言:“上个月买的玉米桃酥超好吃,这次果断下单!” “以前总有人说农产品是‘三无产品’,其实是误解。”苗云飞在直播中科普,“像咱这刚摘的玉米、西瓜,属于食用农产品,有《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进行规范,只要来源可追、质量有保,就是好产品。”这种专业解读,不仅打消了消费者顾虑,更让商户们学会了用标准说话。苗云飞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参与直播,既是为消费者科普食品安全知识,也是以“服务式执法”助力农特产品推广:“我们提前核查生产环节,在直播中解答食用农产品是否需要标签、添加剂是否安全等疑问,就是想让大家吃得明白、买得放心。” 今年7月15日,包艳明首次尝试与苗云飞走进直播间,为广大网友大力推广来自“卜尔汉图的礼物”。“多年来,镇里一直琢磨着怎么让土地生金、让乡亲们日子更红火——从选良种、搞种植,到拓销路、创品牌,一步步领着大伙儿把玉米、南瓜、禽蛋这些土产变成了‘香饽饽’,这是给村民们最实在的‘礼物’。”直播间里,两位主播从不同角度打开一个又一个“卜尔汉图的礼物”,让玉米、贝贝南瓜、西瓜、禽蛋、咸菜等农副产品一一亮相,感受丰收的喜悦的同时,让更多消费者品尝来自卜尔汉图镇的味道。 空间焕新 销售增渠道 “三年免租金,装修自己说了算”——今年年初,卜尔汉图镇针对新光佳苑小区10间长期闲置的底店,推出招商引资“硬政策”时,不少人心里打鼓:“小区闲置的底店,能招来商户?” 如今走进这片集散中心,曾经落灰的卷闸门早已换成透亮的玻璃门:内蒙古盖乐沃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开设了“蒙食礼”线下体验店,销售蒙古族特色食品;内蒙古碧涞节能设备有限公司开设“豆根香”线下体验店,销售豆制类产品……通过打造集散中心项目,打造“卜尔汉图的礼物”区域共用品牌,汇集新光一村、新光三村等8个嘎查村(社区)的农副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礼物”系列产品。不断推广这一品牌,吸引并收集了更多好产品、好“礼物”,助力更多土特产走出乡村闯市场。 直播的热度,很快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订单。在昆驿社区“驿家亲社区团购”取货点,工作人员正忙着将一箱箱“卜尔汉图的礼物”分装打包,准备发往客户。“每天都有团购订单,订单多的时候附近的居民还会来帮忙打包,既能赚点零花钱,又能第一时间尝到新鲜货。”社区党支部书记王蒙惠说。 从闲置底店的盘活,到特色产品的聚集,再到直播带来的销量增长,“卜尔汉图的礼物”不仅让更多人尝到了乡土味,更让当地乡亲的腰包鼓了起来。种植玉米的农户、制作咸菜的手艺人、经营门店的商户,都从这个品牌中受益。 “接下来,我们计划培养更多本地年轻人参与直播,让他们用更接地气的方式介绍家乡的产品。”包艳明表示,镇里还打算邀请网友到种植基地、生产工坊参观体验,让“卜尔汉图的礼物”故事更生动,让这个品牌更加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