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Z世代”在读什么?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10版: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Z世代”,从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这群成长于互联网、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普及时代的年轻人,还看书吗?他们偏好读什么书、又如何阅读? “Z世代”的书单是啥样的? “Z世代”被称为“网络原住民”。在中国,“Z世代”约有2.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 作为“土生土长”的“网生代”,“Z世代”的阅读呈现鲜明的数字化特点。今年世界读书日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6.7亿人,其中26岁至35岁的用户是主力。 多个数字阅读平台的热门书单反映出,“Z世代”的阅读呈现鲜明的多元特征和时代印记。 由阅文集团联合上海图书馆等发布的《Z世代数字阅读报告》显示,单年讨论度最高纪录由《资治通鉴》创造,全年留下近1.5万条评论。《论语》《道德经》等传统经典在“Z世代”电子书单上持续“霸榜”。《西游记》《我与地坛》《百年孤独》《追风筝的人》等古今中外经典文学读物也是榜单常客。 热播影视剧是经典作品重要的“引流器”。“《狂飙》播出时带动了《孙子兵法》,《人民的名义》播出时带动了《万历十五年》,这种书影的联动对年轻人来说很有吸引力。”掌阅科技总编辑马艳霞说。 《我的阿勒泰》《人世间》《繁花》等图书也随着影视剧的播出受到年轻人关注,位于多个数字阅读平台榜单前列。 各大书展上,占据“C位”的精品主题出版物吸引了众多目光。《之江新语》《红星照耀中国》《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等图书广受年轻读者欢迎。大学生郭馨语认为,通过阅读这类书籍,对了解当今中国快速发展的深层逻辑和个人成长都有重要启示。 《终身成长》《认知觉醒》等心理学和个人成长类书籍持续占据畅销榜,在“Z世代”和年轻职场人群中热度极高。 当下,不少年轻人喜欢用“原生家庭”“情绪价值”等心理学概念深层解读生命成长的内在逻辑。 “这反映了‘Z世代’更关注自我感受和精神健康,同时也折射出这一代人在社会和技术变革中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王帆说。 通过《大明王朝1566》的生动故事触摸历史风云,在《满世界寻找敦煌》记录的鲜为人知的故事中寻找吉光片羽,跟随《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的考古实证探索文明起源……故事性强、叙事轻松的历史科普读物持续受到年轻人欢迎。 多份研究报告显示,“Z世代”是网络文学的消费主体,他们乐于付费订阅网络文学作品,打赏喜爱的网文作家。 以阅文平台为例,“Z世代”去年在阅文新增用户中占比近四成,人均在读作品数从2023年的28部提升至31部。奇幻、现实生活、轻小说、科幻、历史是增速最快的前5大网络文学题材。 据青年文学评论家孙涛观察,“Z世代”愿意为喜爱的作品“埋单”。一旦某个作家或作品(角色)成为个人“偶像”,便会激发强烈的持续消费欲望。 读书已成为“全感官体验” 书不仅可以自己“看”,也可以听别人“讲”。大学生程楠最近“沉迷”在B站上看《百年孤独》的解说视频。“面对这一大部头的世界经典,我翻开书好几次都没有勇气看下去,但B站‘up主’的解说视频看了好几个。”她说。 看视频讲书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潮流。去年,抖音平台上时长多于5分钟的读书类视频数量同比增长336%,播放量同比增长137%;同时,书评类视频和图文播放量增长135%,累计分享次数增长518%。 “讲书”视频走红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定争议。一种观点认为,长期以这种“浅阅读”方式读书,会影响读者的理解力。山东大学特聘教授赵德发认为,沉迷于短视频式的阅读,会加速审美体验的即时性与感官化转向,削弱主动思考与解读文本的能力。还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几分钟带你读一本书”“文改视频”这类阅读模式,容易突破合理使用边界,侵害图书作者的知识产权等。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对此持负面看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认为,图书讲解、图书导读的视频和直播,都是广义的阅读。浙江少儿出版社社长郑重也认为,新媒体没有削弱阅读效果,而是在推动全民阅读率提升。 “看”和“听”之外,书还可以“玩”。当当网副总裁张玲发现,年轻人会关注图书链接跳转的同名短剧、漫画,推荐的文创周边、游戏等,纸质图书出现了与之配套的周边“谷子”。 “谷子”,即英文“goods”(商品)的谐音,特指以动漫、游戏、偶像等流行文化元素为主题的周边商品。 此外,借助可穿戴设备进入小说场景与角色互动的“VR+小说”模式、扫描实体书触发剧情影像的AR模式等,以其游戏化、互动性强的特点,备受年轻人喜爱。 读书,甚至成为一种新的社交行为。通过豆瓣、微信读书、小红书等平台分享批注、书评,阅读弹幕文化兴起;建立阅读群、寻求身份认同;和读书博主积极互动……阅读与社交靠网络“一线牵”。 “读书不再只是私人的事,‘Z世代’更乐于通过网络平台交流阅读心得。”帆书首席内容官樊登说,“他们在弹幕、评论区非常活跃,享受找到共鸣的兴奋。” 一些“Z世代”读者还喜欢寻找志同道合的“读书搭子”。在微信读书平台,用户可以进行“共情共景”的阅读。 值得关注的是,“Z世代”的阅读选择,容易受互联网榜单、主播“大V”等网络推荐的影响。网络主播直播带货,带火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等纯文学经典;余华、莫言等作家“接地气”的言论经社交媒体传播迅速走红,带动作品销量。 京东电子书业务相关负责人说,由平台助推书籍销售是新趋势,一些传统书籍通过具有话题性的推介或“大V”带货成了“爆款”。 (据新华社,记者:史竞男 杨湛菲 邓瑞璇 冯源 邢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