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硕) 本是去加汽油,结果被误加了柴油,消费者遭遇经济损失,市场主体却不愿意承担责任。最终,在市场监管部门的调解下有了满意的解决。近日,九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白音席勒市场监督管理所成功调解了一起因加油站误加柴油引发的消费纠纷。
8月11日,白音席勒市场监督管理所接到一起投诉。消费者驾驶爱车前往某加油站加油,未明确表明加什么油,加油站工作人员由于操作失误,误将柴油加入油箱。车辆启动后不久便出现严重故障。经专业机构检测,确认故障系误加柴油导致,发动机等重要部件受损严重,维修费用高昂。随后,消费者向白音席勒市场监督管理所投诉,要求加油站承担相应责任。
接到投诉后,白音席勒市场监督管理所高度重视,立即指派经验丰富的调解人员介入。工作人员认真听取了双方的陈述,仔细查验了相关证据(如加油记录、车辆检测报告等),厘清了责任归属,确认加油站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是导致车辆损坏的直接原因。在调解过程中,投诉人提出了一项解决方案:鉴于车辆受损严重,维修成本高且存在后续隐患,他提议由加油站工作人员以43万元的价格购买该受损车辆,一次性了结此次纠纷。
起初,双方在具体细节上存在分歧。调解人员秉持公平公正、依法调解的原则,一方面向加油站工作人员明晰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也向投诉人充分说明了调解的合法性和可行性方案。经过多轮耐心细致的沟通协调,加油站工作人员表示愿意承担后果,同意了投诉人提出的以43万元购买其受损车辆的解决方案。
在调解人员的见证下,双方当场签订了书面的调解协议,明确了购买金额等关键条款。此次消费纠纷,最终以双方握手言和的方式圆满解决。投诉人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加油站方面也通过此次事件深刻吸取了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