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永峰) 在青山区“左邻右舍·议起来”基层治理品牌引领下,乌素图街道利民社区以“小协商”撬动“大民生”,通过搭建多元议事平台、规范协商流程、分级化解难题,让居民从“局外人”变为“当家人”,走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利民社区巧妙盘活现有空间,打造多个特色鲜明的协商阵地。在居民区里,“红色议事亭”成为居民茶余饭后共商“关键小事”的温馨场所,搭配便民桌椅,让邻里纠纷、楼道杂物等问题“随时能议”,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的“居民议事厅”宽敞明亮,为居民提供专业协商空间。这些“零门槛”的议事阵地,既保留原有功能,又融入协商元素,真正实现“下楼即议事,推门解难题”。
为让协商更高效,社区规范了“收集议题-确定参会方-民主讨论-落实反馈”的全流程,对问题实行分级化解,小事由楼栋议事小组现场敲定,大事提交社区议事会集中商议,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限,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不久前,142栋1楼的独居老人张老师因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希望能安装稳固实用的楼道扶手,社区得知后迅速组织议事会,居民提建议、乌素图街道社工站提供扶手、北京东人物业协助安装,短短三天,崭新的扶手就稳稳地安装在了张老师所在单元的楼道内。看着方便的扶手,张老师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参与”,居民的角色转变,折射出社区治理理念的升级。有居民发挥专长参与社区治理,有居民主动担任矛盾调解员,大家在协商中凝聚共识,在共建中收获幸福。如今,协商已成为利民社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下一步,社区将持续深化“左邻右舍·议起来”品牌建设,挖掘更多“协商为民”的典型案例,推动“微协商”从“有形覆盖”向“有效服务”升级,相信在民主协商的“小支点”撬动下,利民社区必将撑起基层治理的“大幸福”,绘就更加美好的民生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