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硕
“相邻纠纷无小事,一纸判决易,一世和睦难”。近日,青山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深入社区,成功调解一起邻里间排除妨害纠纷案。
管道堵塞引发纠纷
记者了解到,本案中四原告分别是被告马某某2-5楼的邻居。自2019年起,四原告家中厨房下水道频繁堵塞,用水不畅。经多次自查,四原告认为系公共管道年久失修所致,希望一楼车库的所有权人马某某配合更换管道,但马某某认为问题不出在自己家里,是各原告家中的管道需要疏通,不需要更换自家管道。双方各执一词,矛盾逐年升级。其间四原告曾多次自行疏通管道,但问题始终未根治,双方从口角争执发展到拒绝沟通,甚至报警处理。
2025年7月初,四原告将马某某诉至青山区人民法院,要求判令被告配合打开车库门,更换地下排水管道弯头,解决四原告家中厨房排水堵塞问题。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白砚峰考虑到双方系多年邻居,纠纷根源在于沟通不畅与责任认定模糊,若简单判决可能会激化矛盾,遂决定以调解方式化解纠纷。
于是,白砚峰迅速联系双方当事人及物业人员、维修人员到现场勘察堵塞情况,查出该栋楼的堵塞点位于车库下水支管与公共管道连接处,因为多年油污积累、年久失修,再不更换会有管道破裂、污水溢出风险。
情法兼顾化解矛盾
起初被告马某某情绪激动,称双方在沟通过程中多次发生矛盾,不同意配合四原告更换管道。白砚峰采用背对背方式约谈双方当事人,一方面释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邻关系条款,明确“不动产权利人有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的义务,一方面梳理案件中的利害关系,如不及时维修,马某某家中也会面临车库被泡、财产损失的风险。同时引导双方回忆邻里互助往事,进一步缓解双方的对立情绪。
调解中原告坦言:“厨房下水多年不能用,这些年确实因为双方矛盾激化,存在沟通方式太冲的情况”。马某某也承认:“其实我也想解决的,但当初因为管道堵塞导致我家车库被泡水后,楼上邻居无人问津,都是我们自己处理的,现在他们又来找我,我就赌气不想配合,又把我家车库弄得脏兮兮的,还得我自己收拾。”
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马某某同意配合四原告打开车库,对管道进行维修更换,四原告也承诺更换后将马某某的车库清理干净,最大限度减少对车库的损坏。本案最终以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四原告撤回起诉落下帷幕。
7月下旬,法官向双方当事人致电回访管道维修的落实情况,得知事情也完美处理完毕,不仅解决了管道堵塞问题,也解决了多年困扰的邻里纠纷问题,双方如今都对承办法官的耐心调解一再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