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缺口达百万 无人机考证热兴起
日期:08-08
截至去年底,全国注册无人机达217.7万架,而持证飞手仅有24.73万人,人才稀缺性凸显。7月22日,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也被人社部纳入国家职业序列,成为行业发展的又一利好。
人才缺口大
培训机构争相布局
2024年1月出台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操控小中大型无人机必须取得相应执照,这为飞手培训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随着无人机在植保、物流、测绘、巡检、救援等场景的广泛应用,持证人员的短缺引发“考证热”。
低空经济的风口、人才和市场的缺口,吸引众多机构争相入局。来自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31日,全国无人机注册培训机构为3579家。而在2024年末,这一数字是1343,短短半年内便翻了一番。
大量机构跑步入场,引发一系列问题。其中,部分机构资质不全,导致管理方式粗放、收费标准混乱、培训质量下降等情况频现。
江苏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副教授黄海军调研发现,苏南地区飞手培训市场火爆,无锡一年内新增16家,常州半年内新增8家。然而,新增培训机构中,逾半数系跨行转型,甚至有汽车驾校、房地产公司、K12教培机构挂起了无人机培训的招牌。
江苏秦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无人驾驶员培训基地教练教授学员进行无人机飞行实操。
课程设置方面,有些机构重理论、轻实践;有的机构压缩实操课时,忽视极端天气、丘陵地形等复杂场景的训练。此外,行业缺乏统一标准,不同机构的认证要求差异大,考核仅侧重基础操作,未覆盖任务规划、数据分析等综合技能,导致学员缺乏实际作业能力,“有证不敢飞”。
乱象背后是无人机执照培训“挣快钱”的现实诱惑。视距内执照培训13天到15天收费6000到8000元,超视距执照培训20天到25天收费9000到11000元,教员证培训更是高达1.5万元起。
一些机构为了招揽生意,则打起了价格战。培训质量参差不齐,还导致飞行事故频发,“炸机”“坠机”等事故时有发生。常州市无人机科技协会工作人员严勇说:“一些机构将培训视为‘快钱生意’,忽视长期口碑。这种情况下,应警惕行业陷入‘野蛮生长’。”
技术+模式创新
扼制行业“野蛮生长”
“飞手培训是新兴领域,容易出现‘野蛮生长’的问题。”孙涛说。
在他看来,培训市场良莠不齐,相关部门应提高准入门槛,进一步强化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违规办学行为,而行业协会可推动建立分级分类认证体系,并注重实操教学。
“明确初级、中级、高级飞手的能力要求,初级飞手侧重基础操作与简单任务执行,中级飞手需掌握复杂场景应对能力,高级飞手则具备行业深度与综合管理能力。”孙涛建议,针对植保、巡检、航拍等应用场景,设计专项课程,确保培训内容精准对接行业需求。
智联招聘报告显示,2025年2月,无人机工程师、无人机组装测试的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分别为39.9%和64.5%。而求职人数同比飙升了287.3%和271.9%,这一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安徽天机翼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朱钧向记者表示,可推动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建立联合实训基地,确保学员在真实行业场景中积累足够实操经验,使实操能力与行业需求精准匹配。“如此,才能走得更远。”朱钧说。
在数字化助力培训升级方面,有专家表示,可以引入AI模拟器或仿真系统,还原真实飞行场景,降低实操成本与安全风险,提升培训效率与质量。
心意植保(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训部负责人杨欣君认为,还可根据学员的能力和兴趣,帮助其开展系统而精准的职业规划:“许多视距内持证飞手就业难,可通过参与行业技能培训改变这一情况。比如依托大疆农业无人机生态体系,只要取得大疆农业的认证,飞手就可以入行。”
湖北天门女子飞防队成员遥控植保无人机为初花期的油菜喷洒杀菌剂和叶面肥。
在拥有1845万亩竹林的福建省,福建智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探索“拿证+实训”模式,广泛吸纳拥有CAAC无人机执照的飞手参加毛竹吊运实训。这既解决了山区毛竹外运的难题,又缓解了飞手的就业压力。
“村民雇佣飞手帮助吊运毛竹,成本远低于传统运输方式,目前这一模式已在福建多地推广应用。”该公司工作人员孔邝生表示。
在上海、江苏、内蒙古、新疆等地,无人机替代“蜘蛛人”清洗玻璃幕墙、光伏面板等设施,正成为更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
大飞聚合(苏州)科技有限公司等无人机企业,通过联盟合作模式,组建了飞手“蓄水池”。该企业营销人员董佳艳告诉记者:“近期内蒙古沙漠地区在清洗光伏面板,当地联盟单位飞手不够用,我们立即调配了一批去支援。”
除了模式创新,“能力为本”的就业观,是飞手走得更远的底气。
最近,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2022级学生夏炎运用3D建模知识,为浙江绍兴一家企业进行测绘航拍,被企业点赞。“我们班目前已有过半数的同学落实毕业去向。”夏炎自豪地说。
“证书只是起飞甲板,能力才是续航燃料。”中国航空学会二级调研员聂荣把视线放得更远:“可以像足球青训一样培养飞手。”他表示,不妨组织青少年无人机联赛,以赛促学提升专业素养,让“考证热”转化为真动能。
(据《科技日报》,记者:李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