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永峰
在银海社区,有一支特殊的“红色先锋队”,他们没有行政职务,却始终佩戴党员徽章亮明身份;他们扎根群众身边,用365天的坚守诠释初心使命。近年来,银海社区创新搭建“岗位认领+积分管理”双平台,让无职党员在基层治理中找定位、展作为,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社区安全的移动雷达
社区将10名无职党员纳入网格体系,设立“安全巡查岗”“民情收集岗”,化身网格里的“流动探头”。
党员王大爷退休后主动认领“小区安全巡查员”岗位,每天早晚两次绕小区巡逻,重点检查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电动自行车充电是否规范。2024年冬季的一个深夜,他发现某单元楼电表箱冒火花,立即联系物业断电并组织居民疏散,避免了一场火灾事故。在他的带动下,6位无职党员组成“银发巡逻队”,累计排查安全隐患47处,收集居民诉求210余条,推动解决飞线充电、路灯损坏等问题32件,成为居民身边的“安全守护者”。
针对辖区独居老人多的现状,社区成立“党员邻里帮帮队”,无职党员主动与特殊群体结成帮扶对子,提供“定制化”服务。党员王姐是辖区一美发店的个体工商户,得知独居老人李大爷行动不便,她主动承担起“代购员”“跑腿员”角色,每周帮老人采购日常药品、生活用品,代缴水电费等,两年来从未间断。闲暇之余,还为小区内行动不便老人开展上门“暖心义剪”活动。截至目前,“帮帮队”已结对帮扶5户家庭,开展“敲门行动”1200余次,用“党员多跑腿,群众少操心”的实际行动,让温暖在邻里间传递。
社区更新的技术顾问
社区开设“暖阳议事桌”,邀请无职党员参与小区改造、垃圾分类等民生议题,让“金点子”转化为“好实事”。
在上和园小区加装充电桩、加盖车棚工作中,退休老党员赵大爷发挥自身工程师专业优势,全程义务提供技术支持。面对部分居民的反对意见,他与物业人员、社区网格员上门入户、组织开展居民议事会沟通7次,最终促成3个车棚顺利落地。此外,无职党员还在社区“微实事”项目中贡献智慧,比如党员刘大姐提议的“废旧轮胎再利用计划”,动员辖区居民捐献废旧轮胎制作成小圆桌、小花园,在里面种植花卉,既美化环境又增进邻里互动,相关经验被其他社区效仿。
无职党员带头践行文明新风,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播种机”。党员张阿姨退休后组建“夕阳红文艺队”,自编自演《垃圾分类拍手歌》《邻里和睦万事兴》等节目,深入小区广场、文化礼堂演出50余场,带动200余名居民参与文明创建。在她的影响下,社区成立“党员文明劝导队”,针对不文明养犬、乱停乱放等问题开展常态化劝导,辖区不文明行为发生率下降60%。
从“网格哨兵”到“邻里帮手”,从“红色智囊”到“文明先锋”,银海社区的无职党员们用“微行动”汇聚“大能量”,在基层治理中找到了“无职有责、有岗有为”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