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聚微光
“小商户”点亮“大民生”
日期:08-06
◎记者 赵永峰
“以前买袋米还得自己扛上楼,现在打一个电话,楼下小超市的小杨就给送到家了,这日子啊,过得真舒坦。”家住长征社区的李阿姨逢人便夸。这温馨的一幕,正是长征社区“星光聚‘惠’ 精‘治’入微”党建微实事项目结出的硕果。
在乌素图街道长征社区党委的引领下,底店商户与居民从“陌生人”变成“一家人”,将散落的商户力量、居民需求、治理资源拧成一股绳,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商户联动、居民参与、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协同共治
长征社区党委将分散的商户力量编织成紧密的治理网络,将碎片化的治理资源聚合成澎湃动能。社区党委创新“社区合伙人”治理模式,物业服务公司主动对接,在金世纪商业街东墙打造200平方米“诚信商户”墙体彩绘,让冰冷的墙面变成“看得见的党建”。
长征社区党委挖掘商户中的治理能人,搭建“线上+线下”双轨平台。依托社区居民群,商户线上可咨询政策法规、安全隐患等问题;线下召开“星光议事会”,邀请商户代表、居民党员、物业负责人围坐畅谈,答疑解困,让商户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形成沉浸式治理场域。
社区党委主动靠前服务,为商户提供消防安全、反诈宣传、普法宣传等“培训+实操”课程。组建安全巡查队,定期对商户开展用电、消防、食品储存等安全隐患检查,建立问题台账并督促限期整改。通过“服务+监管”双轨模式,社区和商户双向赋能,既筑牢辖区安全防线,又让便民与安全同步落地。
商户联动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理发难、购物难”的困境,长征社区党委牵头组建“星光配送队”,超市、药店、理发店等商户联动,居民在微信小程序或网格群下单,不会用手机的老人打个电话,“星光配送队”队员就送生活物资、药品上门,理发师傅还定期入户服务。配送员随身带“需求笔记本”,收集老人的“微心愿”——张大爷想要无糖食品,李奶奶需要修眼镜,都能及时反馈社区对接解决。
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节日庆典+民生服务”为纽带,开展多元化商户联动活动。以春节、端午节等重要节点为契机,开展守望文艺小分队进网格“微”演出活动,商户主动当“后勤官”,提供活动物资、小礼品等,形成“文艺搭台、商户唱戏”的双赢模式,并为26家商户授予“星光合伙人”荣誉,既强化商户的归属感与荣誉感,又为商户带去客流量,形成了商户和社区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社区挖掘商户中的新兴力量,聘为“义务宣传员”,为特色商户拍抖音、发视频号,推送优质商户的短视频,以镜头语言展示商户的优质服务,扩大商户的影响力和曝光度。截至目前,已有20户商户通过参与治理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协调商户开展“低价”优惠活动百余次,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资源整合
构建“1+N”民生服务矩阵(“1”是社区党委统筹,“N”包括商户爱心队、医疗服务队等),社区党委联合包头市第三医院、天衡医院开展义诊活动,发健康体检卡,让居民在家门口享“一站式服务”。
社区打通商户、企业、学校等资源,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模特班课程、非遗制作课堂等活动。社区党委协调商户捐赠了70双皮鞋、8份米面油,物业保洁员收到新皮鞋时红了眼眶:“社区把我们都装在心里了。”
社区党委还对接乌素图司法所,为商户解决合同纠纷、消费维权等难题,已服务商户30余次,化解纠纷5起。针对“夫妻店”孩子托管难,联合民政局、妇联开办“为爱护航”公益托管班,19名孩子报名,超半数是商户子女。社区用精准服务让商户感受到“家”的温暖,凝聚起参与社区治理的向心力。
如今的长征社区,墙体彩绘成了风景线,配送队穿梭忙碌,商户与居民笑着打招呼……“星光聚‘惠’ 精‘治’入微”党建微实事项目,以党建为线串起商户“星”、居民“心”,让分散的“微光”聚成照亮民生的“星河”,在协同共治中绘就幸福社区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