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
上门理发
◎记者 赵永峰 摄影报道
青山路街道都兰社区位于青山路以南,总占地面积0.19平方公里,由都兰小区、朝阳二区、青七小区、湖滨景苑四个居民小区组成,居民大部分是一机集团的职工和家属。
在城市化进程中,居民习惯了外卖、网约车等便捷服务,日常互动多被手机屏幕阻隔,曾经紧密的邻里关系逐渐被楼道间的擦肩而过取代。基于上述情况,都兰社区提出“红纽带暖邻行动”,通过“专业社工+志愿服务”为纽带,重塑邻里温情,唤醒居民对周边邻居的关注与联结。
筑牢服务根基
社区党委立足社区实际,聚焦“个性化需求”,将需求评估作为项目落地的首要环节,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调研,为后续服务精准“导航”。
社区组建“民情收集团”,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类梳理,提炼出“邻里互动少”“社区归属感弱”“个性化服务需求分散”等核心问题,通过摸出辖区居民“需求库”,对接社区“资源库”,最终形成《都兰社区“红纽带·暖邻行动”需求评估报告》,并据此制定“红纽带·暖邻行动”项目的具体服务方案,确保后续组建的志愿者团队精准对接居民所需,让“红纽带”真正系在居民心坎上。
都兰社区党委以辖区楼栋长、单元长为核心招募对象,组建“红纽带”楼栋长、单元长志愿服务队。基于其对社区地理空间、邻里关系及民生需求的天然熟悉度,为“红纽带·暖邻行动”的落地实施提供本土化、常态化的人力支撑。
社区以服务时长、服务质量、服务创新等为指标,对志愿者进行量化考核。通过打造社区志愿服务站和文明团结超市,组建“红青庭”便民服务联盟,与辖区全域底店商户签订便民服务和兑换积分协议,定期开展线下兑换志愿服务积分活动,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拉近邻里情谊
都兰社区党委结合前期的需求评估报告,定期组织“红纽带”楼栋长、单元长志愿服务队,联合社会资源广泛开展贴近居民生活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密切邻里关系,增进邻里友谊,打造“熟人社区”。
聚焦“一老一小一新”等群体实际需求,每月15日以楼栋或单元为单位开展小组帮扶。针对独居老人免费上门理发、陪同就医等服务,为新就业群体设立临时休憩补给点,通过精准对接需求,推动居民在互助中建立信任,强化社区凝聚力。
以小区内的花园广场为阵地,开展义卖、义诊、免费理发、免费缝纫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服务过程中的高频互动与需求对接,打破邻里间的社交壁垒,推动居民在接受服务、参与服务、信息交换中加深了解、建立信任,逐步激活“熟人社区”氛围。
梳理居民技能特长,以“都兰直播间”为平台,定期开展技能分享的线上课堂活动。通过社会动员机制号召有能力的居民主动参与,形成“技能共享、需求互济”的良性循环,在实用服务中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加强“红纽带”的情感联结。
为推动“红纽带·暖邻行动”从阶段性实践向常态化、精细化发展,都兰社区着力构建“活动赋能、机制固效”的可持续模式。一方面,在丰富活动载体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将邻里互动转化为稳定联结;另一方面,以科学评估为抓手,持续优化服务质量与管理效能,为“暖邻”行动的长效深化提供制度保障与方向指引。
截至目前,“红纽带·暖邻行动”在服务效能、居民体验及社区氛围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改善,已为89户居民匹配服务资源,其中为27位独居老人提供定期上门服务,为31户家庭解决家电维修、代买代办等实际需求。“花园议事会”推动解决的社区问题从季度平均3件提升至7件,社区矛盾调解案例数量同比下降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