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科学实践 筑梦未来

日期:08-05
字号:
版面:第02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记者 李学工) 近日,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成果展示活动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包头市选送的50余件师生科学教育实践成果集中亮相,涵盖人工智能、跨学科实验、创客教育等多个领域。 本次包头市参展作品既有教师团队研发的教学创新成果,也有学生在课后服务、项目研究中完成的原创作品,全面覆盖《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要求的跨学科融合、“AI+教育”应用等核心方向。 教师作品展示中,“光影剪艺?衣袂生花”将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激光雕刻技术、数字设计有机融合,通过数字设计优化剪纸图案的线条与结构,再借助激光雕刻技术实现图案的精准呈现,形成“衣袂飘动”的灵动视觉效果,让观众直观感受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碰撞的魅力。 “木制框架写字机”则以Arduino主板为核心构建数控系统,通过解析执行G代码指令,配合步进电机与同步带传动,精准控制X/Y轴运动实现点位和轨迹控制,复现了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成为“创客教育与技术应用融合”的生动教学案例。 学生作品展示中,昆区包头市第三十五中学杜长岳的“伴学小智”令人眼前一亮,这款微型学习设备由学生自主完成硬件焊接、3D打印外壳及AI联调,集成大模型实现语音交互与知识问答,展现作者在编程、创客教育中的综合能力。 惠民路小学的“智慧农业”系列作品则通过模拟多层种植环境,结合基础传感设备监测土壤湿度、光照等环境数据,搭配简易灌溉装置实现按需补水,生动展现了农业种植与科学监测、工程实践的融合。该作品以贴近生活的农业场景为切入点,用童趣化的设计呈现多层种植的空间利用优势与科学种植理念,诠释了“工程实践与生活认知”的结合,也体现了科学课后服务中项目研究与社会实践的有机融合。此外,“水滴的旅行”“智慧公园”“火灾报警装置”等作品,也从自然观测、能源利用、科学探究等角度,展现了包头市科学课后服务的丰硕成果。 本次展示活动中,包头市展区特别安排了由市少年宫选拔的6名小讲解员及2名学生作品作者于现场进行讲解,他们以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语言为参观嘉宾介绍作品原理。小讲解员们在介绍“智慧农场”等学生科创作品时,熟练演示系统智能灌溉、光照调控等功能,并以通俗语言讲解“传感器如何感知环境数据”“设备如何实现自动响应”等科学原理,还邀请观众动手操作体验,让大家直观感受“生态养殖与智能技术结合”的魅力。其中,来自东河区公园路小学转龙藏分校的张睿哲,在介绍自己的作品“随享捶腿宝”时,系统演示设备的捶腿功能,并为观众讲解“基于大模型实现语音交互”的技术逻辑,获得参观老师们的连连称赞。 包头市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科学教育改革,让更多青少年在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培养其创新精神,为实现“筑梦未来”目标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