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晚报

三伏天 注意这些心事

日期:08-04
字号:
版面:第11版: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心梗总是来得猝不及防。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达3.3亿,相当于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心血管疾病,每13个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就有1人心肌梗死。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45岁以下心梗发病率逐年上升。 心梗为什么高温天气易发?心梗发生前有哪些征兆?患者三伏天里要注意哪些方面?今天我们请相关专家来谈一谈。 男子突发心梗 妻子教科书式援救 前不久,41岁的王先生刚回到家中便突然倒下,妻子雷女士赶忙上前查看,发现其面色惨白、胸痛如绞、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雷女士感到情况不对,一边拨打120求助,一边根据网上教程扶丈夫平躺,对其实施人工呼吸。不久,120急救团队抵达,救护人员在接力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将王先生送上救护车。“当时大脑一片空白,没想到这样的情况居然会发生在自己家。”说起当时的情景,雷女士心有余悸。 救护车抵达厦门市中医院时,王先生的血压已跌至85/55mmH。胸痛中心团队已早早做好了手术准备,导丝成功穿透完全闭塞的右冠状动脉,血流瞬间恢复。从入院到血管再通仅耗时22分钟,手术全程98分钟,远快于心梗抢救120分钟的国际黄金标准。目前,王先生状态平稳。 “遇到心梗,首先就是要拨打120求助,同时要保持平躺的姿势,有条件者可以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厦门市中医院胸痛中心主任陈军说,雷女士的处理方式堪称“教科书式援救”。 多喝水能安心 夏季贪凉易伤心 心梗是冠状动脉急性阻塞导致相应心肌区域供血不足,使心肌坏死的影响生命的疾病。心梗四季都要预防,夏季更要警惕。 陈军解释,这与夏季人们贪凉有关。夏天容易浑身是汗,当大汗淋漓的身体突遭冷水刺激,血管痉挛可能引发冠状动脉撕裂;频繁穿梭于空调房与高温室外,血管犹如一根弹力带被反复拉扯,也会加速动脉斑块的破裂;此外,猛灌冰镇饮料时,胃肠道血管的急剧收缩会引发血压过山车般的波动。这些贪凉的行为,都会成为压垮心脏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外,陈军强调,夏季要及时补水,不要等渴了再喝。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夏季出汗多,身体长期处于缺水环境,会导致血黏度增加、流速减慢,从而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诱发心绞痛、心梗和脑卒中等疾病。 注意危险因素 提防心梗先遣队 陈军介绍,80%左右的心梗患者有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素。有些人甚至同时有2个或者以上危险因素。“相对来说,男性整体的心梗风险更高,表现为男性发病年龄更小、更可能没有预警症状、提前就医的概率更小、采取预防性治疗的比例也更低。”陈军说,“如果察觉自身有2个及以上的危险因素,需要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别等身体‘红灯’亮起才悔不当初。” 陈军介绍,心梗到来前,常有“先遣队”现身,比如胸部束带般的紧缚感、脐周刀绞样剧痛、肩胛骨灌风般疼痛,这些常常是身体的求救信号。无端疲惫、不明原因牙痛、头晕伴冷汗涔涔,这些往往是全身状态恶化的体现。“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请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 【健康提示】 预防心梗 做好这六点 晨起一杯温开水 早晨起来身体处于缺水状态,血液黏稠度的高峰也在清晨到上午10点以前,这段时间容易形成血栓,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高。早晨起床后空腹喝些水,可降低血黏度,预防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 睡前两口温开水 老年人和心血管病患者可在睡前抿两口水,缓解夜间的水分丢失,降低血黏度,从而减少血栓形成风险。 冷饮浅尝别贪多 夏季炎热,可以适量喝些冷饮解暑,但不要毫无节制,尽量少喝,喝时放慢速度。 每天坚持快步走 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都是很好的呵护心脏的运动,其中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快走,随时随地都能动起来。每周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长期坚持身体就会出现质的改变。 锻炼不适别硬撑 假如运动中出现疼痛、胸闷、气短等症状,应立即终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心平气和少发火 夏季燥热,人的情绪易波动,这会导致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荷变大,造成心肌缺血。因此,夏天更要心平气和,不要动不动就发火。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陈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