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遗址核心区新发现一处青铜时代遗址
日期:08-04
记者从阿拉善盟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获悉,近日,居延遗址多学科综合考古调查项目组在居延核心区新发现一处青铜时代遗址,该遗址面积约20平方千米,在地表采集到的陶器、石器及玛瑙碎片等遗物,为研究居延地区史前文化东西交流及其多样性提供了线索和例证。
据了解,居延遗址位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境内,北起额济纳旗境内K676障址,南至甘肃省金塔县鼎新镇境内的T191烽燧以南一带,长约260公里,其中在阿拉善盟境内长约220公里。居延遗址是一个脉络清晰、延续不断、遗存丰富、特征鲜明、价值深厚、影响深远的区域历史文化综合体,其文化属性及内涵已远超出汉代边塞遗址的范畴。其包含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近现代各个不同时代的遗存,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大型的古代遗址之一。
2024年,在居延遗址考古发现百年之际,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启居延遗址考古调查,与阿拉善盟文物保护研究中心、额济纳旗文物保护中心联合组成居延遗址多学科综合考古调查项目组。一年来,项目组对居延遗址核心区内黑城遗址周边、温都格城周边以及额日古哈拉周边进行了详细调查,新登记房屋遗址70余处、庙址1处,复查遗址100余处,调查有遗物无遗址区域近300处。
调查期间,最重要的发现是沿古河道分布的一处约20平方千米的青铜时代遗址,其文化面貌与甘肃酒泉干骨崖遗址相近,但更具自身特色,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偶见灰陶,器型有带耳直领罐、盆、钵、杯等,多见肥袋双耳鬲、双鋬鬲,伴出大量玛瑙碎片,石器则以研磨器、盘状器、砍砸器和石磨盘最为常见,未见细石器。
(据内蒙古新闻网,记者:刘宏章)